正文 大班額班級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2 / 2)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小學生年齡小,閱曆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我嚐試從以下幾點做起:

1.指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我主要讓學生選擇思想健康、有趣味性的課外讀物。

2.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雲:“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遊了藝術殿堂,在平時的課外閱讀教學安排時,我們還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係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並根據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地處理與表達。幫助學生廣開信息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信息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信息處理能力。(2)從體裁考慮,低年級安排兒歌等淺顯的兒童讀物。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知識的海洋對於少年兒童有著極大的誘惑力。宇宙的奧秘,諸如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聞,森林中的動物之王,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關於未來世界的科學幻想……都會引起他們認識世界的熾烈欲望。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程度的課外讀物。

3.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在領導的關心幫助下本學期我班的學生閱讀興趣得到了激發,每人讀一本書已成定勢,每天早自習的晨讀時間更是學生期待的讀書時間,每天隻要一到學校,孩子們就拿出自己喜歡的書進行閱讀,然後同桌互換,小組內交換,班級交流;讓好書流動起來,趙琪同學一學期下來讀了15本,被評為班級閱讀小明星,閱讀10本書以上的孩子更在班級占有大部分比例.在古詩讀書活動全班59人古詩詞背誦全部達標,還有許多同學超額完成任務。劉雪竹和曲晨菲兩名同學被評為“古詩誦讀小明星”。

“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盡可能多的典範性的語言材料,積澱盡可能多的語感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