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這消息象是插上了翅膀,隨著二太太被人從老太太院子裏扶出來,迅速傳遍了整個朱家。

又林也很快弄明白了前因後果。範媽媽要做的事情多,趕得急,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說清楚了。後院兒讓給二房,但是老太太也免了二太太管家的差事,還發話說以後不管什麼時候二太太都不能再過問家務。

如果說這是大太太和二太太的較量,那二太太無疑是輸了。

範媽媽又說:“我已經派人去東院兒了,其實院子也是收拾打掃過的,就是裏頭東西不知道是不是齊備。四奶奶您過去瞅一眼,或是打發個人過去看看,缺什麼就開個單子交給我或是方嫂子都行,回來去庫房裏取出來就行了。”

又林忙謝過範媽媽,翠玉又給她遞了個荷包,說天氣熱,勞她跑腿,請她喝茶。範媽媽笑眯了眼,當然不會推辭。

範媽媽一走,門一關,翠玉和小英都樂得咯咯笑。

昨天被迫擠在客院,就算又林不說委屈,她們都替主子委屈。這回好了,終於不用在這兒不明不白的將就下去了。

雖然將要住進去的不是一開始打算好的後院,可是這也不代表他們就失了麵子。一屋子人高高興興的收拾起來。方嫂子果然打發了人生來幫她們搬東西。

朱慕賢正好從外頭進來,剛才他走時院子裏還一片低迷,現在卻歡騰雀躍跟過年一樣。

“這是怎麼了?”

又林端了杯茶給他說:“母親剛讓範媽媽來傳話,咱們這就往東院兒搬。畢竟後院兒已經布置成新房了,再改的話怕不吉利——”這是官方說法。

下麵是兩口子的悄悄話,當然要小聲說:“母親好象和二嬸在老太太那兒爭執了一翻,二太太這幾年管著的田莊鋪子光出不進,虧了不少。老太太說讓她交卸差事,把鑰匙賬本交給大嫂。”

朱慕賢唔了一聲。

原來是這樣。因為二房吃了這個大虧,所以母親才如此幹脆的接受了老太太的決定。

他微笑著對又林說:“也好。東院也很寬敞,而且去母親、去老太太那兒都不遠。屋子也才修整過沒幾年,住著也合適。我帶你過去看看,屋子裏怎麼收拾,你拿主意吧。”

又林應了一聲,隨著他出了房門。

從大太太住的院子後頭繞過去,過一個穿堂,朝左走,就能看見東院的門了。這會兒門正敞著,下人們正忙忙碌碌的搬箱籠。

東院兒也很寬敞——不過這兒的確是離街近,站在院子裏,就能聽見遠處傳來的隱約的人聲。

朱慕賢指給她看:“東北邊兒就是坊市。等將來你要打發人進出辦事,如果大門進出不便,就從角門走,省得兜一個大圈子。”

又林點了下頭,打量起這個院子。

北方的院子都顯得平闊寬敞,青磚路,路兩邊有兩個花池子,裏麵栽著茶花,正開得熱鬧。迎麵是三間正房,左右各有兩間廂房。屋子能看得出來是近兩年整過的,石階和磚縫裏都鏟得幹淨,並沒有積年的青苔。門窗梁柱上的漆色也鮮豔光亮。

朱慕賢領著她往裏走,正屋中間掛著一副蟠桃圖。下方條幾上擺著花瓶和盆景兒,兩旁設有桌椅。看著倒是很敞亮。

屋裏沒有別人,朱慕賢就拉著她的手進了東屋。

“你瞧著,看東西該怎麼擺,就隻管吩咐他們,缺什麼也隻管說。”

又林一笑:“我才不跟你客氣呢。”

這屋子她一看就喜歡上了。窗子極大極是亮堂,屋子也寬敞。她原來想好的東西都能放得下。妝台就靠東南角擺,再尋一架屏風來,不用大的,七尺、八尺高就可以。又林這麼老遠上京來當然不可能背著屏風一起來。但是屏風這東西哪家庫房都不會缺,找一扇絲綢花卉的,或是鏤空雕漆木屏風都使得。

窗台沿上也可以擺個紅木漆盒,或是來個山石子兒盆景。他們現在還是新婚,帳子就還是用紅的,其他桌圍椅袱也肯定要和帳子顏色搭配著來才行。

中午陪老太太用飯的時候,又林還在心裏琢磨著怎麼收拾屋子。等吃完了飯上了茶,老太太笑著問:“屋子可看過了?有什麼地方不中意麼?”

又林忙說:“挺好的,又幹淨又寬敞。我正琢磨著怎麼布置屋子呢。”

老太太是個老人精了,又林說的是不是真心話她當然看得出來。

這個孫媳婦兒不是那種小心眼兒的女人,見識也不一般。她說話辦事,都讓別人覺得舒服,同時又沒委屈了她自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