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各位在閱讀正文之前,先看看這短短一序.
筆者之所以將此序放在正文中,就是希望每位讀者在閱讀正文之前,大致的看看這篇可謂"聲明".筆者以前也曾寫過兩本書,都是因為讀者之間,相互攻訐狄伐.支持筆者的,與反對筆者的最後鬧得不可開交,以致不歡而散.
筆者也心灰意冷的封筆兩年之久,這篇序,也是為了避免這種現象.
看小說,不過是在放鬆自己,不過是在品味人生.
各位不是戲中人物,不是筆中山河.你們隻是看客,隻是過客.就如這人生,我們都隻是看客與過客.
泡上一杯咖啡,在本書中遨遊一番,時而激揚話語,時而指點江山.最終,還是得回到現實.
敬請各位,謹記看戲,勿太入戲.
本文時代背景為中國古代封建皇朝,並未確定為某個年代.
涉及朝政民生之處,以大唐貞觀之時為藍本.
地方行政單位,則以宋為標準[路,府(州),縣,鄉].
在文中筆者會盡量避開國號此類.如實需要,筆者會杜撰一個國號,"自建皇朝".
其中人物有各處不同時代.
譬如慧能,神秀,玄奘,李白,呂賓(原型呂洞賓)為隋唐之人.朱雍(原型朱熹),王洙賦,朱潤為宋朝人氏.
道陵(原型張道陵)為東漢之人.
餘者各異,諸位讀者不必深究
本文既是仙俠,又是武俠.
有上古神器遺跡,諸種妖魔精魅.也有江湖快意,恩仇如歌.
筆者想通過己筆,著力刻畫一個百家爭鳴的鼎盛時代.在以原本經典的前提下,加上筆者自己的一些思想與看法,並且配合一些杜撰.
諸位讀者若有想法,可與筆者共同探討."一千個讀者,自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各抒己見.若筆者有言不對的地方,不必深究,這畢竟是小說.
具體背景如下.
門派勢力主要分為六家.
佛,道,儒,釋,陰陽,農.
另有法,兵,墨.
佛:由天竺佛國傳入中土,教派宗旨在於"自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代表人物:
慧能:佛教禪宗六祖,為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受其衣缽,與釋家神秀為師兄弟.創立禪宗南宗,著有六祖流傳於世,相傳其為十世比丘轉世.
玄奘:由世人敬仰的著名"三藏法師",曾不辭艱辛,遠渡天竺佛國,取得無上真經回歸中土.為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常與禪宗南宗尊者慧能參禪悟道,相交甚好.
道:中土本土宗教,由"上君"老子所創.教派宗旨在於"清靜無為",以道法自然,而順應天地.認為"道"為天地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千年傳承中,多出很多分支,各有心得見解.不過不論見解如何,各分支教派均奉道教為源,奉老子為祖.
代表人物:
道陵:堪稱道家一派承衣缽者,為當時道派巨擘的蒼雲門創始人,一手道術通天,為人正直非常.常言"道自在心,理自在人.非道非理,妖魔難容",其意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和自己尊奉的理.如果一個人連道理都沒有了,連妖魔都難以容忍."
呂賓.
儒:非宗教,不信鬼神,尊奉孔子為祖,以"自省""明義"為宗旨,講究教化,注重"因材施教".認為明理,誠信,守義,忠勇,為君子.以自身浩然坦蕩之氣,麵對天地.以天地萬物為自省,"存雷震,君子以恐懼自省",為天下第一大派.其中芩山書院,嶽泰書院,嵩華書院,應天書院為當世四大書院,其院士飽受世人尊崇.
代表人物:朱子(朱雍),易子(易律),王洙賦,朱潤
釋家:佛教的分支,融入道儒思想,基於佛教思想,形成的一種本土宗教.教派宗旨在於"自悟--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對於佛教,有一定的抵觸心理,自認為正宗.
代表人物:神秀,花生
陰陽:為上古流派,教義為"馭陰陽,駕五行,容天地為己用",後世術士皆源此派.因其神秘,收徒必口傳心受,極少有典籍留下.且無宗祖,各自分散,未曾形成大派,也未公開收徒,使得此派漸漸消匿聲跡.很多江湖騙子,打著術士的名頭招搖撞騙,使得此派聲譽日下.其派中人,善使各種術法,可驅神馭鬼.一手算術,可算天地人生.諳熟陣法機關,馭五行之氣為助力,擊殺強敵,深為朝廷所忌憚.
代表人物:彭祖,諸葛銘,洛水圖,江有道,傅無明.
農家:為上古流派,奉神農為祖.以"授植五穀之術,救眾天下之人"為己任,分為兩支,一傳務農之術,一納救病之法.教義以"舍己為人"為至高理想,極其尊崇老祖神農"嚐遍百草而己隕"的偉行.雖不爭名利,淡泊明誌,卻極受世人及各派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