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花木即花卉苗木的簡稱,本篇與《鳥獸》一樣都講述與大自然相關的事物。花木的生長過程常常會使人感到積極向上的力量,因此它們常被用來喻事擬人。本篇介紹了各種花木的名稱及相關典故,其中典故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勸諭幼童向上向善的,一類是告誡幼童不要誤入歧途的。總其大意,是希望幼童能從植物中汲取好的品格,加強自身修養。

植物非一,故有萬卉之名;

穀種甚多,故有百穀之號。

【譯文】

植物並非隻有一種,所以有萬卉的稱呼;穀類有很多種,所以有百穀的稱呼。

如茨如梁,謂禾稼之蕃;

惟夭惟喬,謂草木之茂。

【注釋】

如茨如梁:形容穀物茂盛,像茅草屋頂那樣厚,像梁柱一樣高。茨,蓋屋的茅草。梁,支撐房頂的橫木。蕃:茂盛。

惟夭惟喬:形容草木長勢茂盛。夭,茂盛。喬,高。

【譯文】

如茨如梁,是形容莊稼長勢茂盛;惟夭惟喬,是說草木長得茂盛。

蓮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內神仙。

【注釋】

花中君子: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格高潔,所以說它是花中的君子。

花內神仙:海棠花色豔麗但不妖媚,所以說它是花中神仙。

【譯文】

蓮花是花中的君子,海棠花被稱為花中神仙。

國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貴;

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注釋】

冰肌玉骨: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梅花不畏嚴寒。梅萼:指梅花。萼,環列在花的最外麵的葉狀薄片。

【譯文】

國色天香,是說牡丹的富貴;冰肌玉骨,是形容梅花的清秀不凡。

蘭為王者之香,菊同隱逸之士。

【注釋】

王者之香:《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見到山穀中隻有蘭花長勢茂盛,就感慨道:“蘭花本來是王者應該聞到的,現在居然與各種雜草長在一起。”

隱逸之士:菊花在百花零落的九月開放,所以周敦頤稱它為“隱逸者”。

【譯文】

蘭花有王者之香,菊花如同隱逸之士。

竹稱君子,鬆號大夫。

【注釋】

竹稱君子:竹子挺拔秀麗,有君子風範。

鬆號大夫:《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到泰山封禪,路上遇到大雨,就躲在一棵鬆樹下避雨,後封那棵鬆樹為五大夫。

【譯文】

竹子被稱為君子,鬆樹被封為大夫。

萱草可忘憂,屈軼能指佞。

【注釋】

萱草:古人認為此草可以使人忘記憂愁,故又稱忘憂草。

屈軼:神話中的草名,見到奸邪諂媚的人就彎下來指向對方。佞:巧言謅媚。

【譯文】

萱草可以使人忘記憂愁,屈軼能指出奸邪諂媚的人。

筼簹,竹之別號;

木樨,桂之別名。

【譯文】

筼簹是竹子的別稱,木樨是桂花的別名。

明日黃花,過時之物;

歲寒鬆柏,有節之稱。

【注釋】

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凋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歲寒鬆柏:鬆柏在嚴寒時依然蒼翠,比喻在艱苦困難的環境下節操依舊高尚的人。

【譯文】

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歲寒鬆柏,用來稱呼有氣節的人。

樗櫟乃無用之散材,楩楠勝大用之良木。

【注釋】

樗櫟:兩種樹名,古人認為這兩種樹的質地都不好,不能成材。後比喻才能低下。

楩楠:黃楩木與楠木,都是好木材。後比喻棟梁之才。

【譯文】

樗櫟是沒用的木材,楩楠是能派上大用的好木材。

玉版,筍之異號;

蹲鴟,芋之別名。

【注釋】

蹲鴟:指芋頭,其形狀像貓頭鷹蹲坐。

【譯文】

玉版是幹筍的別名,蹲鴟是芋頭的別名。

瓜田李下,事避嫌疑;

秋菊春桃,時來尚早。

【注釋】

瓜田李下:三國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在瓜田中不要彎腰提鞋,李樹下不要抬手整理帽子,以避免有偷瓜摘李的嫌疑。

秋菊春桃:古詩有“桃花二月放,菊花九月開。一般根在土,各自等時來”之句。表明開花時間的早晚不同。

【譯文】

瓜田李下,是說事情要避免嫌疑;秋菊春桃,是說時間有早有遲。

南枝先,北枝後,庾嶺之梅;

朔而生,望而落,堯階蓂莢。

【注釋】

庾嶺:五嶺之一,在今江西、廣東交界處,嶺上多種植梅樹,故又稱“梅嶺”。

朔:農曆每月初一。望:農曆每月十五。蓂莢: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每日結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

【譯文】

南邊枝條先開花,北邊枝條後開花,這是庾嶺的梅花;每月初一開始生莢,十五後開始落莢,這是生長於堯帝居處台階上的蓂莢。

苾背陰向陽,比僧人之有德;

木槿朝開暮落,比榮華之不長。

【注釋】

苾:佛經中說的一種草,據說有五種德行:生不背日,冬夏常青,體形柔軟,香氣遠騰,引蔓旁布,是佛的徒弟,所以用來讚揚僧人。

【譯文】

苾背陰向陽,比喻僧人一心向佛的德行;木槿的花早晨開放晚上凋謝,比喻榮華富貴不會長久。

芒刺在背,言恐懼不安;

薰蕕異氣,猶賢否有別。

【注釋】

芒刺在背:像芒(草尖)和刺(荊棘)紮在背上,形容坐立不安。

薰蕕:薰是香草,蕕是臭草。後用來比喻善人與惡人。否:壞。

【譯文】

芒刺在背,是說極度的恐懼不安;薰蕕二者氣味不同,如同賢人與惡人的差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道旁苦李,為人所棄。

【注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樹和李子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美果實好吃,使人紛紛前去采摘觀賞,樹下便踩出了小路。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並深得人心。蹊,小路。

道旁苦李:《晉書·王戎傳》記載:晉代王戎七歲時與夥伴們一起玩耍,看到路邊李樹上果實很多。小孩們搶著去摘,隻有王戎不動,他說:“路旁結的李子那麼多,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來一嚐,果然是苦的。

【譯文】

桃李雖然不會說話,但其芳香的果實引來人們采摘,樹下自然踩出了小路;若是苦的李子,即使生在路旁,也會為人所摒棄。

老人娶少婦,曰枯楊生稊;

國家進多賢,曰拔茅連茹。

【注釋】

枯楊生稊:枯老的楊樹又生嫩芽,比喻老夫娶少妻。稊,植物的嫩芽。

拔茅連茹:拔起茅草,根相牽連。比喻互相引薦,一人提升就連帶提升許多人。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

【譯文】

年老的男人娶年輕的婦女,叫枯楊生稊;國家招進很多賢才,叫拔茅連茹。

蒲柳之姿,未秋先槁;

薑桂之性,愈老愈辛。

【注釋】

蒲柳:水楊樹,不到秋天就幹枯了。用來比喻人的早衰。槁:幹枯死亡。

薑桂:生薑和肉桂,兩種調味品,其味愈老愈辣。用來比喻人越老性格越剛強。辛:辣。

【譯文】

蒲柳的樣子,沒到秋天便已枯槁;薑桂的性質,愈老味道愈辣。

王者之兵,勢如破竹;

七雄之國,地若瓜分。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