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早就寫寫好了,不過我忘記更新了,對不住了各位朋友。
自從太一在方諸山開辟洞府後,日日參悟,夜夜修煉。一轉眼三千年過去了。洞府內的祭台上有一葫蘆散發著紫紅色光芒,照耀四周,從聚星、聚月兩陣傳輸過來的猶如實質的星力,月華都像飛蛾投火般大口大口的被紫金紅葫蘆所吞沒。卻是太一自從取得陰陽平衡後,減少修煉的時間,一門心思參悟誅仙陣圖。下定決心不悟透,不出洞府半步。
一日太一緩緩地睜開雙眼,單手拎著陣圖出了洞府,來到洞府外的空曠之地,把陣圖往空中一拋,頓時陰風滾滾,殺氣騰騰,陣圖降落下來後,化為四門。太一隨後將絕仙、陷仙、戮仙、誅仙分掛四門,陣勢立成。太一在陣中四下裏看了看,隨後口吐一紅珠,落地化為一人,進入坎地,來到絕仙闕下。太一手發雷聲,震動絕仙寶劍。那劍晃動。紅珠所化之人,頭頂紅光暴閃,射住了絕仙寶劍。太一在陣眼緩緩發力,隻聽得哢嚓哢嚓幾聲,紅珠所化之人已返本還原,紅珠也已經暗淡下來。隻這麼輕輕的一擊,太一連三分力都沒用到,本源的紅珠已損失了五百年的修為。這誅仙劍陣威力果然不同凡響,還好在陣中都受太一控製,陣圖一收,損失的本源向四方散去之時,隻見太一用口一吸,本原基本上都吸收回來了,最主要的是威力給測試出來,修為稍微損失點也無傷大體。在陣中和自己相同修為的,根本不夠看,要是沒有什麼好法寶,不可能頂住自己全力一擊。
回到洞府,閉了聚星、聚月二陣,取了葫蘆,從裏倒出一塊碗口大小的星力精華,放入手中。雙手一搓、一拉成一長方形,隨後對其從口中噴出熊熊的太陽真火,熬煉成與陰陽鐧融為一體的外殼。即是防止爭鬥之時因氣息而被他人(三清、祖巫)察覺,從而探出根腳,也是星光和葫蘆不相衝突,隔絕了陰陽鐧的氣息可以塞入葫蘆內,攜帶方便,故要故要遮掩一下。
閉關了三千年,終於悟透了誅仙劍陣後太一有些呆不住了,想了一下,應該勞逸結合,故此動了遊曆的念頭。隨後閉了洞府,開啟了禁止、陣法,出了山門。駕了雲,晃晃悠悠地朝北去了,準備去看看那隻小烏龜。
一日飛過一山脈,突覺寒氣逼人,就是太一少陽之身也打一寒顫。太一心下詫異:‘什麼東西這麼厲害,連我都感到冷。’停下雲頭,探查四周。隻見幾座山峰之間有一穀,深不見底,寒氣就是從這裏汩汩地冒了出來。太一駕著雲緩緩地下降,越往裏約冷。到了穀底發現整個穀內都是冰。此冰也不是一般的冰,乃萬載寒冰。看來從開天辟地以後,就無人來過,故此得以保存完好。
太一站在雪上,四處遊走,看看有什麼古怪。突然遠方好像有個小黑點動了幾下就消失不見了。這個情況引起了太一的興趣。趕緊跑了過去,卻是什麼都沒有。在雪地上仔細探索後,發現地上有一個小孔,神識順著這個孔延伸過去,發現此孔在地下延綿不絕,長約好幾百裏,探到底部有一個微小的空間,大約三尺來寬,一尺來高,頂部還有幾個孔通向四方。太一的好奇心頓時大了起來,神識分為幾股從孔中射了過去。神識不掃不要緊,一掃嚇一跳。整個深穀的地下有如迷宮,四通八達。經過仔細的搜尋,終於在西北方向的一個孔裏發現一條小蟲正在急速的往前蠕動。神識順著這個孔道,延伸三十裏地左右,就可以透出雪層,來到雪地之上。
太一心下大喜:‘終於給我找到了,看來得想個法子逮住這條蟲子。’神識緊跟著蟲子,身形一晃來到西北方的孔上之後,從葫蘆裏又拿出一塊星光,照著這孔的大小,做了一個很短的小管子後,還在雪地上滾了一滾,生怕溫度不對引起蟲子的察覺,然後一頭插在孔道的出口上,另外一頭對著葫蘆口,就等著它自己爬進來。另外還怕有氣息被這個蟲子聞到,在旁邊設置了一個隔絕氣息的陣法。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後,一屁股坐在雪地上,神識緊跟著小蟲。不一會兒此蟲就爬到了管口,碰了一下後就停了下來,更過分的是還往後挪了挪,好像察覺到了什麼。
太一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心想:‘不會吧,這什麼蟲啊,那麼警惕!’就見此蟲往前探了探,又往後挪了挪,來來回回好幾次。太一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十分的緊張。太一心想:‘估計是吸引力不夠,看樣子要加點料。’心神一動,葫蘆內的真靈把一株千年穿心蓮(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濕,治療風熱感冒,黃疸丹毒等功效。)移到了靠近葫蘆口的地方,讓味道傳到管口。這下子好了,小蟲子一聞到味,立刻受不了了,不管不顧直往前衝,一下子就竄入了葫蘆。
太一立刻出了陣,拿起蓋子蓋好,晃了幾晃,發現這條蟲子正爬在穿心蓮上範暈呢。太一一下子掀開蓋子把蟲子倒入右手掌心。一接觸就有一股寒毒沿著手臂的經脈直衝心脈而上,就看見手臂急速的結冰,凍到了肩膀,才罷休。太一心想:‘大意了,這下子吃悶虧了,沒做防護,還好反映的快,把寒毒給逼住了,要是讓寒毒衝入心脈,起碼要花費百年的功夫才能恢複。’就看見太一右手中指的指尖,顯露出一點紅色,接著整個中指都變成紅色,接下來食指,無名指,大拇指,小指也都變成了紅色,就眨了幾眼的功夫,整個手掌都變紅了。太一在體內裹著寒毒,通過經脈把寒毒從腳底下給逼了出來。瞧了瞧,這條蟲子還晃著腦袋範暈呢。太一心頭方定。
仔細一瞧,發現此蟲幾近一尺七寸,黑色,有角有鱗。這不是冰蠶①麼?心想:‘哈哈,這下子自己的衣服有了著落,嗯,還可以當紙用。’又一想:‘看此冰蠶長約一尺七寸,冰蠶千年才長一寸,估計得有近萬年的火候了,萬年冰蠶吐的絲,當紙用,太浪費吧。冰蠶絲水火不侵,還是製作法寶的好材料,帶回去,養在家裏,積載上幾年,從此不缺衣服穿。’想到這,把外麵的管子拿了起來,做成一個不規則的小箱子,又四周開了幾個很細小的孔,讓其透氣,托起冰蠶,倒入箱子內,把口子封好,放到葫蘆裏。四下裏有找了起來,看看附近有沒有冰蠶絲。不一會順著幾個地下孔道的出口,在雪層裏發現了九團有大有小五彩斑斕的絲繭,看樣子都是冰蠶化繭而出所留,連忙收好後,準備離開。(冰蠶所居之地,方圓百裏幾無物可存,也不用再找了。這裏就隻有這點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