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雯麗
六盤水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踏莎行·讀《遊曆集》有感
自自然然,平平淡淡,辛酸之處有浪漫。醜石含玉待慧眼,詩境開闊情無限。走進農家,噓寒問暖,動心之處百姓讚。掃盲計生夜踏空,土酒消去官民怨。
王如柏
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六盤水市詩聯學會名譽會長
賀朱大權詩友《遊曆集》出版
踏遍天涯路,縱情勝跡遊。吟詩歌故國,潑墨染金秋。
陳阜東
六盤水市詩聯學會副會長朱大權同誌《遊曆集》付梓感賦置身造化縱情謳,樂水樂山一脈流。四季風光收眼底,千年往事注心頭。澄懷味象耽詩句,含道觀物寫春秋。前路悠悠思未盡,放歌大塊酬壯遊。
葉征雄
盤縣教研室副主任賀朱大權先生《遊曆集》出版
感時敘事著詩篇,歲月悠悠寫大千。迢迢異域集眼底,處處真情動鄉關。即興吟來添妙趣,信筆書就譽詩壇。品讀遊曆多佳句,回首人生放眼寬。
二00八年九月二十一日於紅果
王勇六盤水市教育局基教科長賀朱大權先生《遊曆集》出版川滇黔桂踏四輪,心悅氣爽山水林。銀鷹載君歸來去,淩霄殿上手撫雲。江河湖海迷津探,嬉蝦弄貝也抒情。五嶽長城聲影嵌,大漠邊關看沙沉。歎服俠客當年勇,過客匆匆不留名。今朝追憶遊曆路,書寫乾坤比詩神。身置炎日也清涼——《遊曆集》序許雯麗
一首詩是有詩眼的,一本集子也有集眼。通讀《遊曆集》後,我終於找到了它的集眼——“身置炎日也清涼”,並用來作為本序之題,感到心情甚好。
人要想在炎熱中感到清涼,沒有覺醒的心,是無法辦到的;一個詩人要想覺醒,沒有曆經生活的磨礪,更是難上加難。遊曆,讓詩人開闊了視野,激發了詩人對人生更加透徹的理解,並把感悟傾注在集子中。詩集顯著的特點是個人日常生活與社會現實結合,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相統一。有的詩歌反映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社會麵貌,生動地記載了作者所走過的路程。讀這些詩,可讓我感到一個變革時代的激情與無奈,感受到濃濃的鄉情與友情,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與覺悟。作者用簡樸的語言來寫詩,讀來輕鬆愉快。
一詩人在遊曆中表現出極其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詩人一直鍾愛著家鄉的泥土與氣息,無限向往祖國的秀美山川,“人在路上行,心往寰宇間”,曆經遊覽,飽食自然之靈氣,汲取大地之精華,心靈與境界無限升華。詩人出生在貴州盤縣一個美麗的村莊,村裏有一棵古神樹,樹上有老鷹築的巢,但神奇的是,一向喜歡吃小雞的老鷹,卻從來就不叼村裏的小雞。親見老鷹的這種行為,詩人揮筆書就,“千年蒼鬆傲冰霜,葉茂枝繁勝天堂。居巢鷹護家禽好,和諧萬物佑安詳”的詩句。這首《家鄉老蒼鬆》就是詩人樸素情感的自然流露,老鷹抓小雞這一自然規律是婦孺皆知的,但是詩人故鄉古樹上巢居的老鷹,從來就不抓村裏的小雞。詩人從小受大自然的啟示,獲得了智慧,走出村莊考上大學;詩人在工作中逐漸彰顯才能與仁厚。在《曆程》中“西師五載拜先聖,孔校四年攻難關。紀檢宣傳燈走馬,教育行政夢魂牽”,詩人在鄉村學校從教四年,後在市紀委工作,不久又調到盤縣縣委宣傳部工作,先後擔任過縣委宣傳部正科級副部長、縣教育局局長、副縣長,現任六盤水市教育局副局長。無論在什麼崗位,詩人始終以做好本職工作為己任,以重民生、求實效為基本落腳點。惟以愛教、重教、興教為人生最大樂趣。《到黃泥包小學》中的“頭頂杉枝露水滴,腳揉青草笑語喧”,讓讀者感受到詩人下基層工作的艱辛:走在山間的羊腸小道上,詩人的頭發被杉枝上的露水打濕了,腳下粘著厚厚的黃泥,無法行走,隻好在青草上將腳下的泥擦掉。麵對困難本該抱怨幾句,但卻是“笑語喧”,可見詩人的樂觀豁達。
詩人在遊曆中體味基層民眾的艱辛。
當今,無病呻吟的詩很多。這些詩脫離民眾生活實際,用濃豔、華麗的詞句掩蓋思想內容的空洞,但是,朱大權的詩卻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結合,讓讀者了解到當今人民,特別是基層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情形。在計劃生育工作中詩人寫道:“千難萬難計生難,手術死人心膽寒。雖是國策難違令,不解民意心怎安?”為此,作者也寫了《男女都一樣》來奉勸世人尊重自然規律:“失衡性別天下憂,不賴計生不對頭。欣望鳳鸞成雙對,莫留華夏千古愁。”人口的猛增,給教育、就業、環境和生態帶來巨大的壓力,實行計劃生育,已經是迫在眉睫,但是,由於幾千年來傳宗接代觀念的影響,使計劃生育工作千難萬難。可是,詩人卻委婉地提出,計劃生育工作不能蠻幹,要了解民意,依靠文化教育做好民眾的思想工作。從詩人的《計生工作》中的“萬點星輝山影動,國策如令走夜村”,足以看出他的敬業精神。讀《耐心》中有“夜來公庭氣咻咻,口未開言涕淚流”、“結紮未解熬紅眼,欲要男孩愁白頭”兩句,試想,詩人如果不深入基層,怎會寫出如此形象的詩句?抓計生工作的人,很不受人們的歡迎,到村裏經常找不到飯吃,但是,老百姓卻請他吃殺豬飯——“三杯土酒慶豐年,五塊肥肉碗裏夾”。在那個年代,吃上殺豬飯是當地百姓富裕的表現,也是當地招待貴客的一種方式,由此可見百姓對他的愛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