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南北燕變
燕國南北對峙形成之時,護國公維康的手中不過騎士一萬步兵三萬,另有東海水軍八千艦船千餘艘。維康扶立燕王涓於威亞城,自領丞相一職,挾王以令北燕大小三十君侯。源億鐸從中疏導,使得三十君侯服從維康的命令,聚集三十路府軍約四萬餘人建立了北燕軍的左右兩個部隊。護國公在北燕對軍隊進行整編,將北燕左右軍裁撤一半府兵歸還各君侯,另外兩萬人留下與威亞軍混編,製成北燕三軍。
北燕三軍成立之後,維康自己領三軍大元帥兼中軍將軍。他以燕王涓的太子泉虎為三軍兵馬大將軍名為督軍征伐,實為燕王涓給維康的人質。維康擢升源億鐸的長子源汀為左軍將軍,擢升燕國舊大夫陳工為右將軍。三軍共六萬,另有海軍借此機會征召北地兵勇,擴充到一萬兩千多人,水軍由維康的長子維成領督軍職進行管理。
維康把持北燕的軍政大權,架空燕王涓。北燕的安氏貴族多為王室的遠支,曆來不受待見,維康為了穩定北燕的政治,給了他們前所未有的禮遇。北燕的安氏貴族因此而配合維康的專權,燕王進一步孤立。
於此同時南燕王安道遠廢除了燕國以前的官員製度,在南燕建立了新的管理製度。他讓文官的權利高於武官,在南燕各地廢除君侯領地設立郡縣,各地由文官管理,駐紮的武官還要受到文官的節製。如此一來,南燕的統治機關一下子膨脹到了先前的兩倍。安道遠發現如此一來,國家雖然高度集權,但是國家在官員上麵的開銷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加。安道遠為了支付這筆增加的開銷,在南燕增加了賦稅,百姓怨聲載道。
南燕的政治危機出了賦稅過高之外,那就是失去了領地的君侯貴族。這些君侯失去了領地,便失去了主要的生活來源,雖然一部分貴族在朝中為官,但是俸祿太少不足以滿足他們的貴族生活。可是這樣一來,有官位的安氏貴族就把要錢的手伸向了百姓。
南燕的賦稅此時已經達到以往的兩倍,再加上官員的壓榨,百姓的生活就變得苦不堪言了。
南燕的人心變動很快傳到了安道遠的耳中,安道遠很快意識到了問題出在他設計的新政上。安道遠這個人愛麵子,不願意承認自己新政有缺陷,於是他決定北伐以轉移百姓的注意力。
燕國分裂後的第二年的一月,隆冬時節南燕王率領兩萬大軍進攻林夏,南北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