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再一個變化就是物價飆升。
什麼都漲價了,隻有包子保持原價。盡管包子還是五毛錢一個,可包子的個頭卻像陽痿一樣萎縮了。小孫傻傻的說:“還好,隻有包子沒漲價。”我笑道:“包子再漲價能怎麼漲,難不成一塊錢一個,包的小一點兒不就間接性的漲價了。”小孫恍然大明白,傻傻的笑道:“也是啊。”
大一大二時,水房的水是免費的(報到時我們已經交了錢,也不能說是免費)。如今可好,打水刷卡,按流量計算,你接一滴水就從你卡中扣一滴水的錢。你插入卡,熱水才會緩緩的流進你的暖瓶或是水杯;你抽出卡,水流立刻就戛然而止,反應挺靈敏的。
滴水貴如油,我們真正體會到了水的寶貴,從水龍頭裏流的不是水,是我們的錢呀,我們不是在打水,我們是在接錢,花錢如流水讓我們過了把癮。以前,同學們都是一人拎四個暖瓶去打水,可現在呢,同學們都是提一個暖瓶,有的隻拿一個杯子。有的同學以前一周洗三次頭(用熱水洗頭),現在一周就洗一次。真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利用相對免費的水,後悔已晚亦啊。
另外,我還得出一條重要結論:科學進步未必是好事。
既然水房的水要錢,有的同學為了不受剝削就買“熱得快”自己燒水。很快,“熱得快”風靡整個校園,一個班裏就有十幾個。看來,“熱得快”的春天來了,賣“熱得快”的商家又發財了。當然,這種形勢沒有長久,否則水房還怎麼掙錢?所以沒過幾天,學校的通告就下來了:禁止用“熱得快”燒水,如若發現當場沒收,並給予嚴重警告處分。
水是生命之源,熱水更是生命之根本,我們再跟學校過不去,再對水房老板恨之入骨,我們總不能拿我們的命開玩笑,不能跟性命過不起呀。水房生意經過一段時間的冷清後又如春筍般火爆起來,同學們重新拎著暖瓶出現在水房,以致造成堵塞現象,擁擠不堪的畫麵再次呈現。
學校食堂的飯菜也漲價了,質量卻沒怎麼提高。以前我很少去食堂,因為在商業街買飯方便,不用忍受排一長隊等到最後還沒買到飯的鬱悶。現如今我改變了策略方針,我決定去食堂吃,前提是沒有特殊情況。反正都漲價,食堂的飯菜相對要幹淨些,商業街上的飯菜很難達到衛生標準。
雖然食堂飯菜的質量有待提高,但食堂的工作人員態度發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轉彎。開學後第一次我去食堂吃飯,賣飯的師傅特別熱情,樂此不疲的給我指點每樣菜的價格,我終於有種做上帝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沒有持續多久)。
澡堂的的價格也貴了一塊錢,看來以後冬天隻好減少洗澡次數嘍。
對於這一切價格變化,校園裏是怨聲載道,同學們憤憤不平,紛紛表示抗議,可大家隻是過過嘴癮,沒一個敢於義憤填膺的。
感受著時過境遷,我就想:我們為提高GDP做出了貢獻,可我們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