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解決了滿洲的事務,緊接著宋佳行的奏章又到了朝堂。
宋佳行憑借著一萬天威軍精騎再加上天威軍第三鎮,合計三萬多人的兵力,震懾整個蒙古,再加上巴林部在蒙古諸部之間,也是一流的部落,毫無疑問的震懾住了漠南蒙古諸部,這幾個月來,漠南蒙古諸部紛紛表示臣服大明,當年成吉思汗的子孫早已經沒有了數百年前的風光與驕傲,二十年前,蒙古諸部奉滿洲為主,接受滿洲的冊封,如今滿洲已經滅國了,蒙古諸部看大明勢大,紛紛有倒戈臣服於大明,不得不說,這些人已經得了軟骨病了。
當然,這也與蒙古諸部之間的分裂有著巨大的關係,蒙古諸部沒有哪一個部落具備統一蒙古的實力,即便是統一漠南蒙古,都做不到,最大的部落,如今能夠集結的騎兵兵力,都不過五萬人,根本無法與天威軍抗衡。
宋佳行支持巴林汗在歸化會盟,漠南蒙古二十四部,盡皆前來在宋佳行天威軍的威懾之下,不得不表示願意接受巴林部的節製,唯一一個棘手的就是科爾沁部了,自從林丹汗敗亡之後,科爾沁部由於與滿洲密切的聯姻關係,發展迅速,已經坐穩了漠南蒙古第一大部落的位子,想要他們徹底服從巴林部的節製,那可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最令宋佳行頭疼的是,科爾沁部部落滿封忠親王宰桑木和正是大玉兒的親爹,宰桑木和現在已經知道了大玉兒與大明皇帝的關係,父憑女貴,宰桑木和自然有理由去找宋佳行談條件了,要麼讓自己同意漠南蒙古諸部,要麼,自己科爾沁部獨立於巴林部管轄之外,反正是受巴林部的節製,自己絕對不幹,要不然,自己就親自上北京城,麵見皇上與娘娘,請他們做主!
宋佳行智者千慮,卻是沒有算計到大玉兒的身份,哪怕是自己對這個宰桑木和再不滿,看在娘娘的份上,自己也不能怎麼樣啊,況且當初沒有大玉兒全力營救,自己絕難逃出滿洲的,救命之恩,使得宋佳行在宰桑木和麵前,自然是矮了半截。
不過,讓宋佳行改變主意,改為扶持科爾沁部,宋佳行絕對不會答應的,即便是科爾沁部的實力猶在巴林部之上,也絕對不能答應,自己坐鎮漠南,節製蒙古諸部,最重要的就是信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自己朝令夕改,那蒙古諸部誰還服氣?
最終,宋佳行還是選擇了矛盾上交,畢竟牽涉到了娘娘,皇上的老丈人發話,就是要這個權力,自己怎麼直接否定掉?
宋佳行一聲令下,漠南蒙古二十四部所有的必須入京麵聖,麵謝聖恩,至於你宰桑木和的要求,那就想著皇上提去吧,我這個總督可是滿足不了你。
宋佳行的奏章到了京城,漠南蒙古諸部的可汗在巴林汗的率領下,也已經進入了宣化,距離京城沒有多遠了。
不過,宋佳行的奏章隻不過簡單提了一下科爾沁部的事情,將最主要的筆墨,卻是落在了如何控製蒙古諸部的上麵,最有意思的是,宋佳行的奏章與李定國的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