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傑接著說道:“諸位先生,套用諸葛孔明的一句話——”
楊廷樞問道:“怎麼,莫非是‘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哈哈!”
朱傑笑道,“不錯,諸位先生,您們都是一代人傑,飽讀詩書,舜水先生允文允武;複庵兄義薄雲天;太衝昆仲博學強識,無所不精;候公子更是詩詞風流,一代名家,不過,你們現在隻是博學鴻儒而已,經濟天下,可不是光憑著四書五經就可以的,半部論語治天下,那是妄語,張居正居相位二十載,大明四海升平,國力鼎盛,你們可曾知道他是什麼博學鴻儒?當年的趙普更是隻是一個落魄秀才。一個人要治國定天下,憑借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除了儒學之外,算學、立法、天文、地理、農林、河工、恪物,無所不包,無所不至,這些才是最重要的,吟詩作賦,不過是雕蟲小技爾……”
這幾句話,即便是黃宗羲兄弟都不願意聽了,分明就是貶斥儒學,別尊他家啊,堂堂中國獨尊儒術已經近兩千年了,朱傑一上來就說四書五經不行,這如何能夠接受的了?
“諸位先生,你們不要不服氣,東林黨的人哪一個不是博學鴻儒,但是一個魏忠賢就將他們給折騰的夠嗆,他們可是有半點脾氣?如果不是皇上登基,乾綱獨斷,收拾了魏忠賢,隻怕現在東林黨人早就被趕盡殺絕了,所以有句話說得好,百無一用是書生,天天埋在紙堆裏,尋章摘句的老學究是不可能將一個國家治理好的!”
朱傑接著說道。
幾個人頓時沉默下來,別的不說,如果儒術真的管用,那如何還會出現魏忠賢這樣的閹賊?如何會讓他權勢滔天,為所欲為?魏忠賢倒台了,東林黨上台,同樣沒有挽救家國命運,打女真,屢戰屢敗;剿流賊,越剿鬧得越凶,反而是天下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大明江山真的已經走到了死胡同了,單單靠儒學,改變大明命運,不可能的!
“那請問撫台大人,您打算如何改變大明混亂不堪的局麵呢?”
黃宗羲不甘心的問道。
朱傑笑道:“說起來,簡單的很,十六個字,內修德政,興農工商,外練精兵,鞏固山河;可是,做起來,就難了,一步一個腳印,需要我們一步步的走下去,我一個人是做不來的,練兵打仗,那是我的看家本領,鼓勵工商,我也有一定的見解,唯獨庶政,可不是我的強項,這其中的學問可是太大了,所以,我需要諸位鼎力相助,要不然的話,我幹嘛厚著臉皮,請動聖旨,請各位出山呢?”
朱舜水一臉嚴肅,沉聲道:“好,撫台大人,這樁差事,我們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