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用農場主的心態看待事物(上)(1 / 2)

哪怕是雨林,也有幹旱。

幹旱已經影響到無數雨林中的動物,無數的動物因為幹旱而瀕臨死亡。安東尼前端時間采購物資回來後說沿河有一個牛軛湖臭氣熏天,裏麵無數的魚被熱死了。

那樣的情景在亞馬遜平原上幾乎每年的旱季最高峰時期都會上演,隻不過不是這裏就是那裏。

缺少食物,缺少水源。幹旱讓雨林中的動物飽受煎熬。哪怕是在大河中動物也因為幹旱受到威脅。水量減少,讓它們更容易受到天敵的捕殺。比如鱷魚在這個季節,更容易捕捉到密集的魚群。如果是在雨季,大量魚群會分散在被淹沒的叢林的汪洋大海中,想要輕易捕捉它們根本沒有可能。

連水裏的動物都受到旱季的威脅,更不要說是陸地上的動物。這其中就包括某些人類。比如叢林深處的土著人。

新聞上已經連續幾天報道政府出動飛機向叢林深處的土著人空投各種物資,幫助他們度過旱季的新聞。托馬斯這個以殺人為職業任務的前戰士在變成了叢林專家後,人文情懷開始膨脹。

他建議李晟也幫助一下農場林區裏的那個土著人部落。他的理由非常‘偉光正’:“這樣做,能減少他們對我們的敵對情緒。”

好吧,李晟現在最怕的就是麻煩。那個土著部落因為之前伐木工人虐殺土著人的事件對外邊的人非常敵視。

雖然事情是在李晟買下農場之前發生的,但這個鍋他必須要背。而托馬斯的建議確實很有建設性。

“那我們也空投物資?”

托馬斯點頭說:“現在隻能那麼做。”他也已經找到土著人的部落的位置。但是這個部落是一個之前從未被發現的部落,他們用的是一種獨立的語言。

安東尼能說十多種印第安語,但對這種語言卻完全聽不懂對方的話。他們曾經嚐試接觸對方,但是被對方的弓箭趕了回來。

托馬斯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逐漸消除對方的敵意。隻不過現在雙方接觸隻會發生衝突,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在不接觸對方的情況下表示善意。

“大米他們未必會如何食用。但是我們可以將大米磨成粉木。同時可以空投一些冰凍的豬肉和牛肉給他們。另外,還可以送一些糖和鹽。”

李晟點頭說:“那就這麼辦。”

托馬斯應該是考慮這個事情挺久了。他又說:“不過我們也不能天天空投,也不能空投太多。不然會讓他們對我們產生依賴。我覺得,一周空投一次應該就差不多了。”

李晟笑著說:“你說的沒錯。而且雨季後,我們還可以空投,但是主要以食鹽和糖果之類的為主。主要的食物就不再送。”

托馬斯還有主意:“我覺得可以在贈送他們的東西中放幾個監聽器,接收一些他們的對話,然後看有沒有人能破譯他們的語言。”

“好主意!”李晟拍了一下手。破譯語言這個東西不普通人能玩的轉的,這需要專家。而語言專家或者人類學專家對一種新的語言和一個新發現的土著部落可能會很感興趣。這些人出馬,想要破解這個土著部落的語言會容易的多。如果連他們都無法破解的話,農場就更不可能做到。

他想了想,又說:“給他們空投物資的事,你可以在臉書上宣傳一下。當然不用太刻意,可以借著希望破譯他們語言和對方取得溝通的打算引出來。”

雖然現在綠和組織已經不再刻意針對寂靜農場做負麵宣傳,但寂靜農場依然不時躺他們的槍。無論是哪裏出現了非法毀林,他們的宣傳都會牽扯出寂靜農場。

而且寂靜農場之前因為和綠和組織打嘴仗在世界上露了一次臉,但是綠和組織不再抗議之後,這個話題就就慢慢平靜下來。也許這個事,可以讓寂靜農場再次出現在世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