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封第一章夕陽下的守封山光點斑駁,餘暉已經照不透密林深處的黑暗,空氣中的濕氣逐漸凝固似的霧氣下沉,封住了一條條上山的路,也隔斷了俗世與凡塵。磬聲悠揚,鍾聲不絕於耳。
這正是世人皆知的修真第一派--天道宗。
曾有雲:
世人皆知天道宗,門下弟子幾重重。
路遇莫問人幾何,一朝悟道此山中。
但出守封必蹉跎,腳下雲煙與江河。
你如不信親自往,山下人家福自多。
遠望高山鬱鬱蔥蔥,山花爛漫,五彩繽紛。奇峰怪岩,處處可見,飛瀑溪澗,小池流水。猿啼聲此起彼伏,更有各式鳥禽飛於頭頂。近處古樹參天,草叢瘋長,時不時種種動物,來往於間。晴日隨虹浮雲直上,逢雨日一派蕭蕭然。
這裏自古就流傳著,在那巍峨重疊的險峰回嶂間,修養著眾多天道宗的老輩神仙們。百姓們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去道觀裏燒柱香,求個簽,希望能得到上仙的保佑。婚喪嫁娶,求學遠遊。人們早已習慣了天道宗對他們的庇護。
天道宗已經在守封山建派六百多年,曾經出過不少道學大家,功法前輩。而且還有許多天道宗的前輩在守封山後的群山裏打坐閉關。據說即使曆屆掌門也不可說清到底有多少高人在這群山裏。
群山像一條巨龍向東南昂首而起,而守封山便是這龍頭,此山高聳入雲,雖遠望亦不可見其峰,雖無屏風亦有霧靄,大半山體隱於其後。自眾山之中流淌而出洶湧磅礴一條長河,自深山中蜿蜒而下。自是一股萬夫不當之勢,端的是一處風水寶地。於是當年天道宗先祖雲長道人就將門派基業放在了守封山頂。世人皆知雲長道長為開宗立派之人,卻不知他的一身絕學全部得於其師傳下的一本奇書。據說這正是伏羲窺測天機後所著。但他屢泄天機,擔憂因果相應而並未習練和傳承此書,反而一直神秘保存。自五帝之後這本書便下落不明,不知如何被雲長道人師父所得,並傳授與他。說來也是他於此奇物有緣,這本書在他人手裏晦澀難懂。多年來無一人可理解書中所言何物。然而自他研習以來,屢有所悟,並最終集齊精華,化繁為簡。創出適合普通人修煉的功法,並開宗立派,將這一派發揚壯大。自始祖以來,天道宗以修道為業,平日多以天下蒼生為計。斬妖除魔,匡扶正義。而宗內弟子更是能以主持天下正道為己任,仗義持節,救危扶難。其高大的形象和凡人眼中神仙般的事跡在百姓中口口相傳,香火幾百年間未曾中斷。天道宗充分利用了守封山的五個山峰,將全宗的弟子分在這五個峰上。主峰虛渺峰,掌門全真子及各位長老常駐此地。其餘四峰分別為:太虛峰及峰主清雲道長,文長峰及峰主玄圖道長,落日峰峰主藍道行,和單為女弟子的靜嶽峰峰主靜玄師太。位於虛渺峰頂的正天殿就是天道宗在守封山的主殿,金磚碧瓦,氣勢磅礴,甚為壯觀。大殿遵循了古典道家建築的,但卻也不失大派風範。大殿底部由共計16級丹陛拱起而成,上三中五下八共計三層,殿內上為穹窿圓頂,地麵中央是銅鑄先天八卦陰陽圖。殿門正對一副紅漆木桌,上覆有黃色台布長垂置地,桌上常設香爐,北方正位懸立一副開宗祖師雲長子全身圖,圖下依次排放曆任羽化升仙後掌門之神位。畫像兩側漆木立柱掛有一副楹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