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是一種日常照明工具,用石蠟製成,可燃燒發出光亮。但是在很久以前蠟燭的原料其實不是石蠟而是脂肪,動物的脂肪製成的。
脂肪內含油脂可燃燒,所以在蠟燭的原材料使用石蠟之前大多數的蠟燭都是用動物的脂肪製成的,這裏的動物也包含人類。
在古代蠟燭在祭祀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對先祖的祭祀對未來的祈禱,古人認為蠟燭具有溝通陰陽的作用。
在公元1038年-1227年期間在中國西部有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史稱西夏,西夏由黨項人人而建其統治範圍大致在今寧夏,甘肅,新疆、青海、內蒙古以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其疆域方圓數千裏,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界蕭關(今寧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員遼闊。
相傳西夏人建立國家後大力提倡佛教並且多次從多次從宋朝請來《大藏經》,也許有的人會想國家初立以佛教教化民眾以穩定江山社稷也沒有什麼問題。教化民眾其實隻是其一,相傳西夏王朝引進佛教的更大原因是為了對抗本土巫教。
黨項人原崇信鬼神和自然物,巫術流行黨項人原崇信鬼神和自然物,巫術流行。西夏人篤信巫術,稱巫師為“廝乩”,或音譯為“廝也”。出兵作戰時,總要求巫師卜問吉凶。眾所周知兵者哪國之利器,當軍隊中長期充滿神職人員的時候時間長了難免對統治階級的政權造成影響,所以西夏建國後大力扶持佛教用來淡化傳統巫教對國家的影響。
但是巫教畢竟是黨項人的原始宗教在民間信奉的人還是很多的,有很多的大巫師甚至是西夏一些貴族的座上賓客。
相傳西夏巫教巫師有一秘術,用人之骨血製造一種血紅色的蠟燭用以溝通陰陽。
但是這種血蠟燭的製造方法及其殘忍,用活人為祭抽其骨骼,精血,脂肪混合一些特殊的植物製成蠟燭,通常一根蠟燭就要用一個活人生祭是一種很邪門的巫術。
能不能溝通陰陽這個沒人知道但是有傳聞其實當時成吉思汗就是死在這種血蠟燭之下的。
成吉思汗的死因眾說紛紜,但是死在當時的西夏這個基本上是可以確定的。據說當時成吉思汗臨幸了一名西夏的王妃結果被西夏王妃咬掉了*******失血過多而死,這個說法常見於野史之中,不知道能否坐實但是野史中還有一個記載,當夜王妃遍點紅燭寢宮燈火通明處處飄香似血夜紅燭。
就在趙止跟眾人解釋這段曲折的曆史的時候忽然有人發現在前殿的正中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燭台就好像特意為這根紅燭準備的一樣。
燭台形狀似西晉時流行臥獅形燭台,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的就靜靜的躺在前殿中間。
“會不會這燭台和這紅燭就是開啟前殿的機關。”黃遠問道
“有這種可能但是也不排除這是個陷阱,現在讓所有人退到踴道處。我過去把紅燭插到燭台上。情況不對馬上撤出去。”趙止平靜的說道。
“不行,趙先生你不能去。卡爾讓你的手下過去。”黃遠不容分說的從趙止手下拿下紅燭交給了卡爾的一個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