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夜涼如水,這接近十五的月,更添了一份冷決。

深宮紅牆之內,五步一閣,十步一牆,廊腰縵回,簷牙高啄,盡顯皇家之貴氣。王子皇孫,朝歌夜弦,倒似天下呈太平之景。殊不知,大齊王朝乃經我英明聖主齊太祖高皇帝一手建之,改年號為建元。

高帝尚節儉,反奢靡,曾命宮中將金銅之物換作鐵器,宮人常常素衣出入紅牆。高帝常呼: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

深夜,朝華宮的後花園裏,長燈燃起。

空明湖前的亭子裏,一貴婦人慵懶的坐在青玉桌前,眼神迷離,手裏執一青銅酒杯,邊飲邊歎:“好無趣!再唱這些惱人的曲子都趕早出宮尋活路去!本宮正在為聖上衝喜,你們一個個都想掉腦袋不成?”說著,搖搖墜墜地就要起身再度喝罵,臉上升騰起的紅色暈染了玉頸,倒豎地柳葉吊梢眉更填了一分怒意。

坐在一旁出神聽著曲的女子,猛得驚醒過來,忙起身攙扶著身旁的嬪妃娘娘,急切道:“娘娘息怒。那些個才人不懂事,妾身叫她們換就是。娘娘,少喝些吧。這衝喜也不是這麼個法子。”說著,對著湖中那大舟朗聲道:“都唱些個歡快的曲兒,讓娘娘高興!”

清脆動聽的聲音傳了很遠,讓遠遠近近的宮人們精神為之一振,不再那麼困頓了。

嬪妃娘娘微閉著眼,又坐回了桌前,慵懶的靠在椅上,許久才出聲問道:“說起衝喜的事,準備得如何了?”

“回娘娘,這個可急不來的。前些日子您說錢塘的才人多,妾身就留心了。還真在那邊尋著一個!隻是……”坐在一旁的女子忙接話道,眼睛看著湖上,聲音漸漸低了下去。

“哦?隻是什麼,難不成倒讓羅貴妃,任貴妃她們阻擾了?”嬪妃娘娘一雙如水的眸子盯著那有些魂不守舍的清麗女子,又接著一字一頓道:“吳貴人,有什麼話你便直說吧。和本宮還有什麼好遮掩的。別以為本宮沒有聽到最近宮裏的風言風語,那些個阿貓阿狗狗奴才的話,還汙不了本宮的耳!衝喜怎麼了,本宮不僅要弄的人盡皆知,本宮還要讓聖上知道!羅貴妃,任貴妃她們……”

如今不過距大齊王朝初定三年,又要將近中秋佳節,宮裏熱鬧些也沒有什麼。可宮人平日們生活無趣的很,凡事都愛探尋個根底。於是,在聖上龍體欠安的日子裏尚且如此興靡靡之音,宮人間漸漸攛掇出一種說法。謝貴嬪想是聽人慫恿,竟漸漸欣賞起歌舞來。並且建議聖上納妃衝喜,吳氏這才得以入宮,敕封正七品貴人。在這個不合時宜的時候,謝貴嬪自然成為宮牆院腳處的談資。

“娘娘,您醉了!”吳貴人一手搭在謝貴嬪的胳膊上,阻止道。臉色沉凝如水,再沒有多說一個字,隻是緊緊盯著謝貴嬪的眸子。

頓時,謝貴嬪酒醒了大半,衝著身後揮了揮手,沉聲道:“都下去吧。”霎時,整個樓亭附近,再沒有第三個人出現。

吳貴人似是掙紮了片刻,終於娓娓道來:“妾身沒入宮之前,就聽說錢塘女子多佳麗。那時候,錢塘的才人多的是,各地無出其右。自打妾身和娘娘說了接連衝喜的事,妾身又打聽到錢塘出了一位奇女子。琴棋書畫,能歌善舞,容貌更是被錢塘才子們奉為天人之姿。妾身料想,這樣的人才配得上三皇子。”

謝貴嬪突然看了眼吳貴人,一臉的恍然大悟,有些戲謔道:“還是自家地裏的苗子好啊。吳貴人,你也是錢塘人士吧。”

吳貴人臉上一紅,襝衽一禮,垂下頭低聲道:“妾身入宮之前並不與妾身舉薦之人熟識,望娘娘明鑒。”

“你且往下說吧,本宮隻不過是與你說笑而已。”

“是,娘娘。”頓了頓,又接了之前的話,繼續道:“我將這件事托付於戶部的林執事,讓她在錢塘一代遴選佳麗,此人與三皇子交好,當真可信得過。不想,前日,林執事與我說,此事大為不妥,那女子不僅將錢塘文人墨客們迷得神魂顛倒,更是讓朝廷不少官員的子嗣也癡迷不已。而且,據戶部回來的官員說,原本已經在路上的人,被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