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唯一的“77攝”(1 / 1)

被歌德稱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曆史,盡顯人物的關鍵時刻,他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閃耀著光輝,普照著人類自身。

以抽象、簡練的線條在由三個圓圈代表的鏡頭組中間嵌入77兩個阿拉伯數字,這個精妙的創意來自一枚由“31”個人秉持的群體信物——班徽。

三十年輪流轉,“77”卓然而立,精致而簡潔,協調而神秘,深沉而雋永。它,到底有著怎樣的寓意?

77——1977,就是這31個人命運中的關鍵時刻。也因了這個關鍵時刻,他們的個體故事與曆史走勢交相映照,呈現出空前絕後的“唯一”性。

1977年高考:他們是“文革”後的首批高考生,也是“唯一”一批在冬季參加高考、於春季入學的中國大學生。

1977年建製:他們是中國高校曆史上“唯一”的“77攝影班”,因北京電影學院77級未招收攝影專業,於是便先有了他們的身影——北京廣播學院77攝影班,半年之後,才有了北京電影學院著名的78攝影班。

他們是一群被時代和命運選中的人,這31個人,他們將共同的生日定於1977,他們以班徽作為共同的信物,他們享有中國高校唯一的名號——77攝影班。

讓我們走近這個唯一的“77攝”,走進一個隻有在1977年才有可能出現的奇特組合,觸摸一段尚未走遠卻盤根錯節、明暗交錯複又漸漸模糊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