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1)

那時他漫無目的,來到一個邊緣小鎮。鎮子四周環山,仿佛與世隔絕。人們生活安然隨性,早晨起來站在路邊刷牙,跟鄰居揮手打個招呼。繼而開始一天的勞作,擺出熙攘集市。每隔三天鎮子就會有次集市,趕集的人頗多,購買自己需要的各種東西。平常時日,隻有少數人家,在路邊支起遮陽傘,販賣小果蔬菜。表情慵懶,等到有人走到跟前,才會慢悠悠地起身。

如此安逸。到了傍晚,小鎮才算是美。安靜下來,如同一幅山水掛畫,仿佛在這裏,時間也靜止一般。勞作的人們收拾東西回家,有流浪貓狗在街上四處遊走,偶爾傳來一兩聲孩子們清脆的喊叫聲。令人心安。站在山頂上,能看到這裏的零星燈光。

他喜歡上這裏,並在此小住幾日。每天清晨起來,看著巍峨大山,莊嚴而又肅穆。大自然的神聖與神秘俱在此得以體現。待太陽漸漸升起,便坐在外邊,曬太陽發呆。很容易,一整個下午就在不知不覺間過去。整個人異常疲倦,有時窩在房子裏就是一整天。不吃東西,也不洗漱,如此自由散漫地生活。

繁華都市的生活顯得如此可笑。在這裏,他隻是一個暫時停留的過客,得以用一種旁觀者的目光,打量審視這裏的一切。

他一個人跑到山上,在山頂發現一座破落寺廟。廟門大開,裏麵一片狼藉,地上滿是動物糞便。他帶著一種莫名的興奮與緊張感,走了進去。寺廟裏供奉的不知名山神,早已四肢殘缺,但一雙銅鈴般的眼睛依然不失威嚴。瞪著遠方,仿佛能夠聽見他震攝天地的呐喊。

他就地坐了起來,點了支煙,看著周圍的高山。大自然是何等偉岸寬廣,個人顯得如此微不足道。仿佛隻是滄海一粟,如此卑微的存在。人生來隻是世間過客,赤條條來,赤條條走。一切掙紮欲望顯得如此蒼白。

世事本無絕對,隻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在年邁時不致陷入悔恨之中,便已算得上是成功。浮華名利,亦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他在那裏小坐一個下午,靜默發呆。看天空中雲層變幻出種種形狀。臨走的時候,他掏出一直隨手攜帶的依個人經曆所寫的小說,放在神案上,並虔誠一拜。然後轉身離開,不再留戀。將那些沉重過往,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地點安放。放下之後,才感覺自己身心的輕鬆。仿佛久病初愈,活力充沛。

下山時一身輕鬆,不似上山那般沉重。突然想起十幾年前的自己,就是翻閱這樣的高山在外求學。何其單純可愛。而今十幾年過去,終有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之歎。也許再過十年,回望此刻的自己,會覺得某些行為稚嫩可笑。但人生本就是如此,因為未來的神秘而使人略生期待。

那一刻,他突然希望自己就此老去,在這樣一個仿佛被隔絕的小天地,安然度日。

為何要將小說扔在那裏?既然如此,那當初為何還要記錄?

他說。景初的故事已經完結,算是一個獨立的載體。我已經不再需要它們,這些年我背負著它們前行,早已被壓得喘不過氣。而這些事情,無法向旁人聽及。因為不願做過多解釋,也不願接受來自他人的非議,抑或是同情。我不需要這些,我隻是需要一次傾訴。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便沒有留戀的必要。

也許隻有拋棄這些過往,我才能夠輕裝上陣。

你希望有人發現它們嗎?發現你曾經所寫下的這一切?

他搖了搖頭,已經無所謂。它們於我已經沒有意義,無論是否有人看到。也許機緣巧合,有人能夠看到它。但那也隻是一篇小說,跟我沒有任何關聯。我隻是在講述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如今故事已了,我也該退場離開。

你的困惑與執迷,得到解答了嗎?

人生不是一道算術題,沒有精確答案。很多事瞬息萬變,沒有規則可言。我無法肯定地說自己有所啟發,但每一段路都會有相應收獲。於我來說,當我回首這段過往,沒有後悔與羞恥,便已是十分難得。至於對錯,我想隻要沒有違背道德倫常,便沒有準確說明。

旅行讓我明白一點,便是活在當下。前路未知,充滿各種險峻與未知。來路坎坷,各種滋味夾雜其間,不忍回首。隻有在當下的這一刻,才能感受到自己依然活著。邁出雙腿,才發現自己依然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