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千裏寄情(1 / 1)

馨瑱:

無意間,我從電子信箱上(E-mail)發現了你們八位同學聯名共同寫成的問候信,內心的激動與安慰,真是無以言表,借此道聲:謝謝了!

打從我離開學校,告別懸念的教學生涯,旅居此地後,你們也都相繼進入高中、大學深造。幾年來,除了偶爾在教師節前夕,收到遠從地球彼端寄來的賀卡,或適時打來的賀節電話,報告校中學習狀況外,差不多是斷了音信。

此刻,當年全校僅有考上北一女中的佼佼者,卻在學習裏程告一段落(大學畢業),先後踏入社會為人師表,或保送進入更高學府——研究所,找到下一目標後,附上近照相約賀歲,也讓我分享你們的歡愉,怎不令人喜出望外。

那天,恰巧是虎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難不成當真老虎翻身了?想到這裏,終日賦閑在家的閑雲野鶴,似乎也有點兒虎虎生風了。

你在來信中提到:“沒當過老師,不知道老師的壓力和辛苦。”又說,“……對於在當學生的時候,有時遲到、不用功,感到慚愧。……所以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師您一樣,成為學生愛戴的老師,不僅是經師,也是人師……”讀信至此,當年站講台的苦與樂,霎時,一股腦兒湧現腦際,同時不禁讓我感到:孩子們,你們的確長大了。

阿玲問道:新西蘭過年嗎?是的,洋人也過年,隻不過他們過的是陽曆年及聖誕節。一如每年的一月二十八日,現在這裏作息如常,一片寧靜。寓所周遭除了稀稀落落的來往行人,三三兩兩呼嘯而過的汽車外,沒有太大的變化。與國內鑼鼓喧天、吃年夜飯、發壓歲錢,熱熱鬧鬧的四處拜年的過年氣氛,不可同日而語。

近年來,亞洲移民激增,尤其是龍的傳人。華人人數多了以後,各自將原居地的種種過年形態展現出來。一係列多彩多姿的年節活動,漸漸引起本地社會的關注。今年特別令人振奮的是在奧克蘭地區,由新西蘭亞洲聯合會(NZUnitedAsianAssociation)與華夏協會聯合舉辦的大型春節聯歡會。除了例行的舞龍、舞獅、利是紅包、除夕聚餐、春酒、燈謎等全部出籠外,曆時五個多小時的遊園節目,浩大壯觀:吃的、喝的、玩的,一應俱全,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人士參與。

一元複始,萬象更新。值此新春開年之初,得以分享你們過去努力的成果,及為未來樹立的新標杆,欣喜不已。記得有一位名牧師,曾經這樣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人,不配進天國。為師頗有感觸,固然檢討過去,可以策勵未來,但也不必過度緬懷或懊悔過去,對嗎?畢竟一路上都會開放著璀璨的花朵。願我們珍惜擁有的每一個“現在”,向前進。

何況世上有太多的無常與不定,本來就不是區區我輩所能掌控的,不是嗎?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孩子們,接力賽的棒子,已交到手上,站穩腳跟,奮力向下一個目標衝刺了,一切盡其在我。謹此祝福每一個人,都能拔得頭籌,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