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複旦大學王振忠教授的信任,一再鼓勵我草寫江南史研究入門類文字。本人視野下的“江南”,範圍相當狹窄,但別有洞天,牽涉麵廣,內容繁夥,研究史悠長,成果實在豐碩,全麵總結非我所能勝任,於是收縮範圍,匡定在社會經濟方麵,或許尚能不出大錯。等到著手寫作,便又犯難。蓋因按照本套入門手冊的編撰宗旨,是要引導研究生“入門”,但如何才算“入門”,我是否已經“入門”?實在難說。認真領會葛兆光先生的《編輯緣起》,說要提供“曆史”、“方法”和“視野”三方麵內容,大概就是要將本領域的研究現狀介紹出來,又參考已經出版的幾種入門手冊,發現主持者並未限定本套入門手冊如何寫法,編撰者各將本事跳龍門,盡顯神通,乃擬將本書內容分成研究綜述、研究示例、資料集錄和參考論著四部分,或許稍能達到葛先生的要求,即較為全麵地介紹出本領域的學術史、本領域最通行和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本領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論著。而當總結學術史時,必然講明來路,則論著目錄可以省略,讀者可從研究綜述中,了解到相關研究的基本內容和主要進展。
列入本書研究綜述和研究示例的論著,未必就是運用了“本領域最通行和最有效的方法”,在江南社會經濟史研究領域屬於“最基本”或“最深入”的論著,但這些論著,或者運用了新方法,或者征引了新材料,或者提出了新觀點,或者深化了研究論題,或者推進了研究曆程,或者取徑和立論有啟發意義,或者代表了某一研究方麵,多少都有可取之處。至於不少出色的論著未能列入,則是因為列舉示例時本著一個方向隻收一種的原則,敬希各位鑒諒,而研究綜述的內容,一定疏漏不少,或輕重失當,擇取欠妥,尚祈同行先進多多指正。
回想1983年秋,本人師從洪煥椿先生研習明清史,將主業定為江南社會經濟史,於今將近30年,因為愚鈍和疏懶,一直在江南史研究這一門檻內外徘徊,算不得真正“入門”。因而自我約束,自我期許,“衣食無憂惟讀書”。無奈時當盛世,學術繁榮,無論正事庶務,堪稱應接不暇,處事更丟三拉四,書難以靜心通讀,寫作竟視為畏途。即此手冊,也一再爽約。
靠了先師洪煥椿先生的引領和指導,有了振忠兄的鼓勵和激將,有了複旦大學出版社史立麗編輯的寬容,才有本書的麵世,於此深致謝意。
範金民
2012年5月1日
於金陵龍園北路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