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冉冉,轉眼又過了撒年。
一大早唐娟牽著小兒子的手來到娘家。
唐守仁看到閨女過來了,笑嘻嘻的說道:“閨女,想吃什麼了,爹中午給你做。”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時間,他就想著親自坐一桌讓孩子們吃的高興,這比他賺多少錢都高興。
“看看你這肚子,都吃圓了,趕緊給我吃素,減肥。”王氏走過來拍了一下唐守仁的肚子警告,閨女可是說了,有錢難買老來瘦,胖了可不好,現在當家的而是心寬體胖。
“姥爺,我想吃蜜汁雞翅,你給我做好不好。”唐娟的兒子林成棟跑過去抱住唐守仁的大腿笑嘻嘻的說道。
“好好好,姥爺給你做,走,家裏的狗昨天剛下了小狗,姥爺帶你去看。”唐守仁抱起孩子往後院走。
“怎麼糖糖沒過來?那孩子呢?”王氏問。
“在家學刺繡呢,我給她請的刺繡師傅今天過來了,正在給她上課呢。”唐娟笑笑,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教不出來的,下不了狠心,還是讓別人去教吧。
“別累著孩子,你說你也是,糖糖才七歲,這麼小的孩子,就讓她學這個學那個,讓孩子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王氏心疼孩子,見不得唐娟把孩子管的這麼緊,不僅是糖糖,就是那個小的,也早早就開始背書認字了。
“娘,我有分寸啊,讓孩子多學點東西對他們好好處,你難道沒發現,咱家的孩子比同齡的孩子懂的都多,應變能力也不錯,這都是教導的功勞,以後他們接觸的都是大戶人家的孩子,如果跟人家差太多,隻有被人指揮的份了,我這是為他們好。”現在糖糖他們已經跟村裏的小孩玩不到一起了,因為沒有共同語言,好在唐娟並不都是在村裏住著,府城和京城還有南方各地都去,孩子也能交到各地的朋友,也不孤單。
“你總是有理”王氏無奈,不過也知道女兒說的是事實,他們唐家已經不是以前蝸居在農村的那個莊戶人家了,孩子們的接人待物確實是要好好的培養才行。
“那當然,我做的決定什麼時候錯過,娘,林浩從南方帶來一些好料子,回頭做好了衣服給您送來,您要過壽辰了,這次給您好好過過好不好。”唐娟挽住王氏的胳膊親昵的說道。
“什麼壽辰不壽辰的,過一次生日就老一歲,娘可不要,等五十大壽的再過吧,再說大家都忙,聚在一起也不容易,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王氏搖頭,孩子們都忙啊,現在也就女兒在身邊,兩個兒子都在京城,要不是家裏有女兒的孩子陪著她,她還有些受不了呢。
“娘你真的不要過啊,我還以為要趁著你過壽辰的機會把唐興給叫回來,逼著他成親呢。”唐娟似乎有些失望,不過瞟了王氏一眼,眼裏都是笑意,她知道娘最在意什麼,弟弟年紀大了,還拖著不成親,以前說是為了功名,無暇成親,現在都考中了舉人了,就等著後年的科舉,一舉奪魁呢,可唐興都二十二了,歲數不小了,就是成了親再去考功名也行啊,而且京城裏有個姑娘很喜歡弟弟,可弟弟就是不鬆開,不知道他怎麼想的。
“過,幹什麼不過,趕緊給你弟弟寫信,讓他回來給為娘過壽,這個不孝子,要是在不成親,我就不要這個兒子了。”王氏激動了,提起那個兒子就是咬牙切齒,有門當戶對合適的姑娘,可兒子就是拖著,說什麼喜歡自由,不想被家庭拖累,她都恨不得抓住那個小子狠狠的打一頓,不成親,她什麼時候能抱上孫子。
“遵命”唐娟扮作小丫鬟行禮。
母女相視一笑,遠在京城的唐興打了個噴嚏,揉揉鼻子,誰在念叨他?
這三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三年前的那場旱災過去了,人們熬過了嚴冬,迎來了第二年的春暖花開,戰爭再第二年也結束了,三皇子勝利班師回朝,舉國歡慶,畢竟這場戰爭持續了進一年,整個北方都陷入了鬥爭當中,局勢曾經一度很危急,好在突厥後繼乏力,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