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臨床醫學教育中,五年製醫學高等教育沒有專門開設《醫學分子生物學》這門課程,隻是在《生物化學》的相關章節中簡要介紹了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缺乏方法學的介紹。為了全麵提高我國普通高等醫學教育醫藥衛生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深入落實國家中長期(2010~2020)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服務醫療教育體係的改革,我們在為長學製(七年製與八年製)開設《醫學分子生物學》(2001~2012)的講授實踐,以及自2009年主持五年製武漢大學醫學部與芝加哥大學醫學院教改實驗班整合《醫學分子生物學》教學內容進入整合課程的經驗基礎上,編寫了這本《醫學分子生物學》教材。
分子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核酸和蛋白質,因此第一章與第二章分別介紹基因與基因組、蛋白質與蛋白質組的基本概念。而學習醫學分子生物學的目的是為臨床服務,因此最後兩章(第十三章與第十四章)分別介紹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以“中心法則”為主線,強調“學以致用”的原則,兩章為一個單位分別撰寫其餘部分。第三章為“DNA的生物合成”,第四章則介紹DNA體外合成即PCR與測序,強調第四章應用過程中涉及的理論部分就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指導學生理解重點之所以成為重點的理由。以此類推:第六章是第五章的展開;第八章是第七章的補充;第九章與第十章簡要介紹基因的一般操作;第十一與第十二章闡述體外基因操作如何參與體內的基因表達調控。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基因信息傳遞的基本過程、基因表達調控的概念,理解體外進行基因操作的一般原理及它們在醫學上的應用。
總之,這本教材是本著創新的教學理念與避免傳統教材“大而全”弊端的一次嚐試,無論內容與形式都可能存在很多不足,歡迎廣大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提出寶貴的指導意見。
武軍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