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內科(一)(1 / 2)

1.頭痛

玄參飲

[功能]清疏風熱,瀉火解毒,涼血滋陰。

[主治]風熱頭痛。

[用法]玄參60克,煎濃汁500毫升,溫飲。

[療效]治療50例,均獲良效。

[案例]例1:蔣某,女,35歲,1990年3月20日診。5天前因頭痛、鼻衄、小便黃、大便結就診,肌注安定,口服複方阿司匹林、穿心蓮等藥治療效果不佳。刻診頭痛如裂,發熱口渴,欲飲涼水,舌尖紅、苔黃,脈浮數。用玄參60克,煎濃汁500毫升,溫飲,每天3次。上午開始服藥,至晚上患者前來告症狀基本消失。

例2:王某某,男,30歲。於1990年7月發病,症見頭痛發熱、咳嗽、咽喉痛,經對症治療症狀減輕。但1月來痛時作,近期加重,夜做惡夢,失眠,口苦口幹,口腔潰瘍,小便黃,於1990年9月3日來診。舌苔黃,脈細數有力。玄參60克,煎汁500毫升,溫飲,2天而愈。

[來源]盧長.新中醫,1992(2)

[按語]玄參味甘、苦、鹹,性微寒,歸肺、胃、腎經。功能涼血滋陰,瀉火解毒。一般用於熱病傷陰,煩渴舌絳,溫毒發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癰腫瘰鬁等病症。本品治風熱頭痛,《藥性論》謂“主熱風頭痛”即是類同記載。上方為當代名中醫彭靜山首創,彭氏雲:“用玄參一味,每取50克,煎濃汁500毫升溫飲,1次內服,對風熱頭痛,屢用皆效。”盧長用此方治療50例均獲良效,足證該方療效確切,經得起重複驗證,可供臨床推廣應用。彭靜山認為玄參“既可祛外感之風,亦可去內髒之熱”,實為能補能清之佳品。故臨床凡遇頭痛且脹、遇熱加重之風熱頭痛證,甚或內熱已熾,口鼻生瘡者皆可用之。與其治外感風熱而致咽喉腫痛,甚或陰虛、虛火上炎者皆可治療,是同一理也。

菊花飲

[功能]平肝陽,清肝火,散風熱。

[主治]偏頭痛。

[用法]杭菊花20克,用開水1000毫升泡,1天分3次飲用,或代茶常年飲用。2個月為1療程。

[療效]治療32例,治愈(症狀消失1年以上不複發)23例,有效(症狀減輕,發病次數減少)9例。治療顯效最短半月,最長2個月,有6例患者堅持每天代茶飲還治愈了多年的失眠症,3例患者高血壓病好轉。

[案例]劉某某,女,36歲,幹部。間斷性偏頭痛伴惡心、納差11年,每月發病1~2次,持續1~2天,發作時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經全麵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曾按血管神經性頭痛用西藥治療多年,至今3年來一直堅持用上方代茶飲服,偏頭痛未再複發。

[來源]劉炳鳳.河南中醫,1995(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