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的戀情
一記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蔣繁穎同誌-
她,一位年過半百的女教師,已不年輕,然而她有一頭依然烏黑濃密而微微卷曲的頭發。她的眼睛很亮,很美,臉上總是帶著嫻靜的微笑。
她的可敬與可愛是她永遠沒丟失自己。她成熟的美體現在信心和力量。
“文革”中,我國西雙版納亞熱帶雨林奇花異草被外國人盜走,她心急如焚。西雙版納光隻杜鵑花就有30多種,堪稱世界之最。外國人利用生物組織培養技術,摘走幾片小葉芽,帶出國境,就能培育出試管苗,複壯出杜鵑花。現今美國城市馬路兩邊長滿杜鵑花,人家說這叫“美國杜鵑”,但我們的杜鵑卻仍當“國寶”,無法在城市大街展示美豔姿顏。我國東北大豆含豐富的多種氨基酸,又是世界第一。我們怕良種被盜,謝絕外國人參觀。美國人說:“我們不在收獲季節來,在夏天植物生長期來總可以吧?”好,人家摘走兩片葉芽,就培育出優良大豆。中國東北大豆又變成了美國大豆……
落後遭戲弄的恥辱壓在中國人頭上。知識分子更加感到恥辱的沉重。蔣繁穎憂慮重重,寢食不安。
恥辱往往成為奮起的杠杆。
修瑞娟,一個響亮的中國女人的名字,給蔣繁穎帶來一種奮激,一種啟悟,一種香醇醉人之美。
修瑞娟,一位醫學專家,在美國發表論文《微循環的突破》,引起世界醫學界矚目。國外不少單位高薪聘請她,但修瑞娟毅然拒絕了。
從修瑞娟身上蔣繁穎感到了一種“氣”,那就是中國傳統哲學、文學、醫學中說的那個“氣”。一個民族是“氣貫長虹”還是“氣薄如縷”絕不是可以等閑視之的小事。對90年代的中國人來說,這個“氣”是比黃金更加珍貴千萬倍的!
這個“氣”是愛國心,是中華魂,是炎黃子孫隱含基因的集現。
蔣繁穎的生命在疾馳,她向當今生物高科技——“組培”攀追了。
二
她是個在事業這心中的上帝指引下不斷跑步的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她跑著。節假日,不停下來,被讚揚時,不停下來,被J詛咒時,也不停下來。
1984年,她受天津市科協委派,赴京參加中國科協青少年部舉辦的“植物組織培養訓練班”。返津後,她立即在67中組建“組培小組”。“組培”是什麼?多少人能理解“組培”的意義?她磨破嘴唇到處遊說,向各方宣傳,爭取支持。
“在人造培養基上用無菌方法培養植物器官、組織和細胞,掌握它們的誘導、分化、生長和發育規律,從而達到使蔬菜、果樹、花卉快速繁殖和培育良種的目的……”
“用‘組培’技術可以快速繁殖名貴果樹、花卉、蔬菜、經濟作物和中藥材,可以進行工廠化生產……”
“用‘組培’方法可進行突變體保存、分離嵌合體,改良培育新品種,提高育種效率,縮短生育期。..可以進行植物培養:胚胎培養、器官培養、愈傷組織培養、細胞培養、原生質體培養……”
對多數人來說,靠這些天書咒語似的解釋尋求理解和支持也著實困難。她隻好帶著學生苦苦地開創條件。.
她從鹹陽路中學借到一個小潔淨台,準備改造為接種箱。她像個壯漢,和唐鑫傳老師把潔淨台拉到電氣焊切割廠。在大箱子上開側門,打通風孔,安裝紫外線滅菌燈。組裝好了,剛點上酒精燈,四邊的玻璃烤炸了,又加一塊石棉瓦隔熱,才能安全進行無菌操作。
藥品又是個難題。別說沒錢,個別藥品有錢也難買到。她善於發動群眾。初二男生馬海賓在化工局工作的父親伸出援助之手,磷酸二氫鉀、鋁酸鈉、肌醇、硝酸鉀、碘化鉀……20多種藥品送來了。學校後勤組騰出一間小平房,薄薄的屋頂,夏天屋裏熱得像烤箱。她帶著學生粉刷四壁滅菌,直幹到夜晚11點半。她從自家拿來塑料布,把屋子隔成裏外間,防止塵土汙染。裏屋再用塑料布塔小棚,把接種箱放在屋內“屋”中,安裝的紫外線燈管,一半在箱內,一半在箱_外,為的是使裏外空氣同時滅菌。
簡陋的“組培實驗室”建立起來了。她和孩子們的心血澆灌出美麗的花朵。1985年,她帶孩子們培育出的美國紅菊花、紅玫瑰葡萄、多分支飼料玉米、國慶粉菊(早菊花)四種試管苗,參加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覽,獲得4個一等獎。
她成功了。但她用現代意識的目光審視自己,知道自己站在科學曆史的第兒級台階。她樂於看清身前身後的所有台階。
她如一顆沉寂多年的星。這耀眼的一次閃爍,引起人們喲注意。南開區教育局決定撥出2000元充實組培實驗室。這是對蔣繁穎的巨大鼓勵與支持,可是,前麵的台階就好登麼?
實驗室使用2.5個氣壓的滅菌鍋,靠煤球爐於加熱,幾小咐也達不到1個大氣壓,急需煤氣灶,搞高精尖實驗,配製榕液需要高精度的分析天平;有些藥品要在低溫下保存,需要電冰箱多稀有藥品如生物激素六卡基PA吟(6 BA)一克上百元,而且極難買到,試管苗越冬,需要恒溫室…“2000元能解決這眾多難題麼?
為了煤氣灶,她跑遍公用局、化工局、壓縮機廠、煤氣公司,肇於辦下來一個工業用灶。她用自家糞氣本換氣,供學生實驗;為了保存藥品,她用自家冰箱裝藥品;為了買生物激素6BA,她接連幾天中午趕到化學試劑門市部。人家間:“老師,你買這種貴重藥幹什麼?”她說:“我們搞組培,搞試管苗,搞科研……”售貨員感動了,從夭津製藥廠勻出一瓶給她。有時,為了買一小瓶危險藥品,要到市郊提貨,不準乘車,她隻好騎車蹬幾十千米……
三
過創造性生活的渴望是她與生俱來的。
她站在曆史的高度來思考教師的職責與人生的使命。她遵奉這樣的信條:世界存在著,僅僅認識、解釋、甚至複希少世界是毫無意義的,隻有創造,隻有改造這個世界,才算是理解人生使命。
創造是要付出代價的。
“組培實9室”重新設在67中學舊樓原校長室裏。樓道裏的破桌破櫃堆到屋門口。蔣繁穎帶著高三學生張屹鬆、吳旭梅等全神貫注地做實驗,早已忘卻了時間。天漸漸黑了,教職員下班走了,實驗室樓道口的大門也被鎖上了。蔣繁穎.和同學們想到該吃晚飯時,卻出不來了。推開窗子喊,喊不來人。平日蔫蔫的張屹鬆是唯一的男子漢,他從窗台沿雨水管,攀爬而下。蔣繁穎揪心地嘮叨:“小心,抓著欄杆,慢點……”
張屹鬆輕捷地跳到地上,喊來傳達室職員,開鎖,
“救”出蔣老師和同學們。
春節、周日、寒暑假,師生休息的日子是組培小組活動的黃金時間。他們有了更多的活動場所進行極有魅力的探索。可是,“被鎖事件”仍然發生了幾次,蔣繁穎和同學們不情願地重複“跳窗”這違反常規的出入方式。‘
帶學生搞實驗容易麼?既要自身承擔危險,又要保護學生安全,蔣繁穎經曆了多少挫折啊!
一個男生配製溶液。蔣老師告訴他要加溫到60℃後,又去指導別的同學操作。過一會兒,男生喊:“蔣老師,看,全化了!”她走過來,一拿燒杯,溫度早已超過了100 *c,手指燙起一層繭皮,她疼得鑽心,也沒把燒杯扔掉,因為溶液中有貴重藥品。她輕輕放下燒杯。學生們圍過來,一邊埋怨那男生違反操作要求,一邊又心疼又敬佩地望著蔣老師。她笑了笑,說:“也怪我太冒失了,該先用手指試試,不該大把抓杯子。不過,科學研究需要勇敢,該咬牙時是不能鬆手的!”那男生羞愧地低下了頭。
有一次,‘一名叫陸鈞的同學往高錳酸鉀中倒甲醛,不小心倒猛了,冒出嗆人的白霧,辣得全實驗室的人都睜不開眼精。白霧越來越濃,幾乎看不見人了,有人要去開燈,蔣老師喊:“別開燈1防止燈管爆炸。大家快到外邊去!”同學們撤出來了。蔣繁穎憋著氣,堅持把接種箱封閉好,打開窗,然後鎮定自若地走出來。
她疼愛學生。夏天做實驗,她給孩子們買冰棍。孩子們餓了,她給買麵包、餅幹。孩子們也愛她,把她當親人。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有價值!在平淡的實驗中,在孩子們稚純的大膽思考中,她領悟到許多值得驚異的東西。她和張屹鬆這夥孩子們瞄向了世紀尖端科學。
國際上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常春花葉子細胞團中含有常春新堿和常春堿,是抗癌特效藥。還含有蛇昔堿和亞馬堿,可做“利血平”。這些珍貴藥物可從常春花葉肉細胞提取,但這既費力,又要消耗大量常春花植株。蔣繁穎用常春花葉片做外植體,形成增殖細胞團——愈傷組織,在愈傷組織細胞中,高度集中了葉中細胞特性。用愈傷組織提純常春堿就便當多了。
張屹鬆在蔣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成功地找到了組培營養液配方,寫出了論文《常春花愈傷組織的誘導培養方法》。它獨特、鮮明的論點和強有力的實驗依據震動了教育界和科技界。張屹鬆的這篇論文參加了全國發明比賽,獲得了二等獎。
四
教育是對人心靈的探尋和美的發現,教育是對人心靈的轉化和澆灌。教育是一種放射能,一種粒子流,它可以把人釣精神能釋放出來。
組培小組有個醜孩子趙揚,長得黑不溜秋,小鼻子、小服,站著坐著都像“不倒翁騎兔子——穩不住神.兒”,模樣兒實在不討人喜歡。筆者在蔣老師辦公室初次見到他,他一腳踏進屋,’把書包往桌上一甩,腦袋一聾拉,冒出一句:“我要死了!”蔣老師不動聲色,示意我別搭理他。他抬起小腦袋,報擾後腦勺,自言自語地說:“倒黴,上課沒帶英語書,回頭找同學借,叫老師看見了,罰我抄五遍課文。”他飛眼看看蔣老師,見老師不理他,又歪歪腦袋,說:“唉,星期六學校大掃除,我到盤山玩去了,老師罰我做一星期值日。這才……才遲到了。”
趙揚在學校幾乎沒有一天不捅婁子。叫他往東,他偏往西。趙揚淘歸淘,他可是個獨出心裁的機靈鬼,千什麼都出格,總想與眾不同。學校組織一次製作剝製山雞標本展覽比賽,共展出10隻,9隻都是一個姿態,安穩地站在底架上。唯獨趙揚做的特別——山雞揚著頭,端起翅膀,一副飛衝的動態。同學們驚奇,一些老師嗤之以鼻:“山雞該是這個樣子麼1 “
蔣繁穎看到這個作品,驚異地想:“獨特的觀察,大膽的創作1山雞求偶動作翅膀就是這樣的。這個尬小子從生物學角度上捕捉的是特定形態,從藝術角度上捕捉的是特殊瞬間。12歲的小趙揚有這種素質嗎?是偶然的胡鬧,還是有意識的創造?”她微笑地間他:“你為什麼把山雞做成這個祥子?”
“我嫌同學們做得太單調,平平淡淡,翅膀疊在後邊,包著身子立著,汝意思1讓山雞端起翅膀,為了讓人看到它翅膀下更多的部位。”
“以前你見過山雞嗎?有這種端翅膀的樣子嗎?”
“有!我跟爸爸出去玩,見過野山雞。在動物畫冊上我也見過。電視‘動物世界’中,山雞就有這種樣子的時候。不光是山雞,陸生禽類都有這種姿勢和動作……”
尬小子一口氣講出一大套,不能不令人信服了。這個課堂上不好好念書的孩子,對生物卻有這樣細致的觀察和豐富廣博的知識。瞧著趙揚說話的嚴肅認真勁兒,蔣老師不僅愛_上了這棵奇異的怪苗苗,並著意要把他培養成一個好孩子。
她幫助趙揚克服學習不踏實的缺點。他在做接苗操作時,盯著酒精燈一連兩小時不走神兒。他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小發明——“生命延續球”。新打上來的活魚嘴裏塞進“生命延續球”,可以延長出水魚的壽命兩天多。聽說西青道中學生物組嫁接成功天津佳花,他決心要搞一項更新的課題——用銀杏當接穗,與小葉藻嫁接,要使全世界都能種植上_活化石中國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