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誌》洛都卷第一百零八章記載:正德三十五年十二月初六夜,洛國帝後同時歸天,京都降旨,號召洛國上下行事國喪,曆時十天。
正德三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國喪期滿,太子親護帝後靈柩遷入東京皇陵,並且外宣守陵三年,主動讓卻洛都皇位,滿朝文武惶然。
國政不可一日無君,三省六部一台九司同時上書請命,十二月十八日,孝德太後親賜懿旨直宣太子入京登基,太子抗旨不接,複宣,複抗……
再看朝堂之上,因為太子退出皇位之爭,一時風起雲湧,各方勢力暗中較勁,更有群臣舉薦另立新君人選,洛揚、洛宇、洛寒、洛離、洛辰、洛帆、洛寧各有重臣擁護,當中尤以五皇子洛寒人氣最盛。
太後畢竟年事已高,又是一介女流,應付一時朝堂要事尚還勉強,時日一久,早已開始漸露疲態,於是宣議群臣上朝商議新君一事,誰知三大重臣當中,勤王叔直接告病不出,右相故意耍起太極圓滑處事,既不讚成,也不反對,唯有左相一副跳梁小醜模樣,打著什麼“天降明君佑我洛朝”的華麗稱號,率其部下站在洛寒身後。
時至今日,寒王之勢已是朝野皆知,不少官員見風使舵,儼然也是準備倒向這邊。
不過孝德太後卻是視若無睹,思量再三,最後也用右相那招,本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的念頭,決定暫時擱下此時,結果因為如此,朝堂之上,竟然著著實實安靜了好些時日。
不過在這平靜之下,不時也有一兩件事發生。
十二月廿二日,謹遵延壽宮孝德太後懿旨,皇政司、內宗部負責清查內廷六宮佳麗女侍,凡是未曾受封、傳召、陪駕的貴人、女官、侍婢,一律遣放出宮、各歸各家,妃嬪以上主子,全部禁止出宮,並且齋戒一月,以示祈福之心。
已是深夜,六宮之中燈影綽綽,不是有著腳步聲起,正是皇政司、內宗部兩方監司親自帶人盤查各宮,不停有著宮女被人帶走,偶爾還能傳來一些不受寵的妃子佳麗怒斥之聲,但是僅僅不過一瞬,所有聲音便又歸於虛無,也不知道是否那人親眼見到懿旨,因此方才放棄了反抗。
另外,按照懿旨所示,五皇子洛寒生母蓮嬪娘娘因為此前並無受封,按理來說,應該是被遣送出宮才對,卻被太後親自傳話,隻是讓人遣開她的幾個侍女,仍舊讓她留在宮中,卻已不是住在遠處,而是搬往冷宮當中。
次日,洛寒親自上表請奏,懇請孝德太後恩準他能將蓮嬪接回府上奉養,孝德太後借病不出,那份折子壓在延壽宮中,一連數日,不見答複。
洛朝皇宮一時人心惶惶,隻有洛離時常入宮陪同孝德太後,卻也不是摻和這些事情,隻是兀自冷眼旁觀。
其實,孝德太後之所以會選擇在這時候清查六宮,實際而言,就是為了找尋宮中死角,看看先後莫名失蹤的洛宓、雲汐以及剛剛滿月不久小王子是否被有心人藏在此地。
但是結果顯而易見,這些功夫,終究還是枉然。
離王府中,洛離帶著一身冷峭緩步歸回。
薛夫人站在廳前,遠遠見到了他,急忙吩咐一旁侍女送來熱敷毛巾,自己則是親自沏了一壺暖茶送上,同時關切問道:“可有王妃消息傳來?”
其實她就算不問,單單隻是看著洛離表情,便也能猜出答案,想想過往時光,府裏麵王妃尚在之時,洛離每次回府,就算再苦再累,也總是會露出一兩個笑臉,但是如今……
薛夫人不由歎了口氣,洛易還有洛離兩個可都是她親自奶大的孩子,她一生孤苦一人從未嫁娶,早已把他兩人視為己出,如今洛易失蹤多時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她可不希望洛離也會因此消沉下去。
“會找到的。”洛離答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安慰她,還是在安慰自己。
他伸手接過了薛夫人遞過來的熱茶,手心當中溫暖的熱度依稀傳來,卻隻暖了他的雙手,暖和不了他的內心。
洛寒派暗夜送來的那一封信如今還在他的懷裏,一切隻是證明,雲汐確實就在他的手上,並且暫時安全,可是,他明知道方向就在那裏,卻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內心焦急百遍,都也無法想出法子。
皇祖母年歲已高,近來因為國事政務操心,如今更是日見疲老,按照目前這種情勢,也就隻能壓住一時算是一時,時日一久,恐怕也是無法改變什麼。
洛寒心性狠辣,並不適合新君人選,不然的話,同時手足兄弟,他又何必顧慮重重?更重要的是,皇祖母親口對他說過,洛寒極有可能不是皇家後代,而是左相殷子夫的親生兒子,這一件事,事關皇家醜聞,想來也是不會有假。
所以,他更不能夠就此把皇位拱手讓人,而且,還是讓給一個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