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爾知道,鬣狗一般成群活動,每群都有自己的地盤和首領,他由剛才的場麵推論:那褐色巨石是兩群鬣狗的“國界碑”。於是,他以褐色巨石為界,把東西兩邊的領地分別稱為東部落和西部落,把東西兩部落的首領分別叫做“東酋長”和“西太後”。

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東部落的兩隻狗勇大搖大擺地走到“國界碑”的西側,隊在地上裝著睡覺,眼睛卻緊盯著西邊,它們知道,它們已經跨過了國界線,這意味著挑釁。果然不多久,西太後率領一群部下飛奔而來,驅趕入侵者。假睡的兩隻鬣狗,有一隻看到敵方來勢凶猛,趕快溜走了,另一隻跑得慢些,被“西太後”纏住不放,西部落狗兵一擁而上,對這隻倒黴的狗勇狂撕亂咬。搏鬥中,西部落的鬣狗漸漸進入東部落的領地。

東部落的幾隻狗勇出現了,它們排成戰鬥隊形衝刺過來。雖然它們數量少,但為了保衛國土,以一當十,凶猛無比,把西太後和它的部下殺得大敗,逃回國界。它們一回到國界,好像吃了定心丸,立即穩住了陣腳,轉身對敵。東部落狗勇追到“國界碑”旁,不敢輕易衝過去,雙方對峙起來,不時發出陣陣怒嚎,聲震曠野。

東酋長聞聲出動了,身後跟著大群狗勇。西太後也不示弱,一聲長嚎,召來了更多的狗兵,雙方都有數以百計的兵勇參戰。

西太後先發起進攻,它和幾個衛兵首先圍攻東酋長,把東酋長圍到一個死角,狠咬猛撕。當東部落的將士救出它們的首領後,東酋長滿身是傷,鮮血淋漓,主帥受損,不宜再戰。東部落勇護衛著東酋長突圍逃跑。西太後乘勝追擊,一直追到東部落的縱深腹地。西太後怕“窮寇”反擊,率兵撤退。東酋長看到對方退兵,稍加整頓隊伍,又反撲過去。於是,兩部落又展開一場大戰,結果不分勝敗,各自收兵。

在這次戰鬥中,勞衛克和古道爾分別錄下了兩個部落首領的聲音,有東酋長召喚部下低沉的喉音,也有西太後向對方發出衝擊的嚎叫。為了探明這些聲音的指揮作用,勞衛克先在“國界碑”邊播發東酋長的召喚聲。很快,一大群鬣狗從東邊而來。西部落的狗勇見邊界烽煙再起,跑過來保衛疆土,雙方大軍虎視眈眈,一觸即發!

勞衛克播放西太後出擊的嚎叫聲。西部落狗勇應聲而動,發起進攻,邊界上再次展開了血戰。

戰鬥打得正激烈的時候,勞衛克突然播放一群雄獅怒吼的聲音,鬣狗們頓時驚恐地停止戰鬥,張望發音的地方。隨著又一聲獅吼,所有的鬣狗馬上四散逃命。

望著鬣狗逃循後又恢複平靜的大草原,古道爾對勞衛克說-“想不到動物界也有這麼強烈的領土觀念。”

煙幕中逃生

你可能知道吧?生活在海洋裏的烏賊、章魚,體內有個墨囊,遇到敵害的時候,能放出墨汁,趁著“煙幕”逃跑。可是你知道嗎?有一種鳥兒,施放煙幕的本領比烏賊和章魚本領強得多,它的名字就叫煙幕鳥。

這是一個春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日子,一隻煙幕鳥飛出樹林,在藍天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使它陶醉,使它忘記了二切,它絲毫沒有注意到空中盤旋著一隻老鷹。老鷹的眼睛何等敏銳,一拍翅膀,閃電般地向煙幕鳥俯衝下來。煙幕鳥感到上麵有一股氣流衝擊而來,一抬頭,發現是老鷹,離自己就差十幾米遠了,情況緊急,難以逃脫,煙幕鳥立刻放出一股煙幕,想使老鷹迷失方向。狡猾的老鷹毫不減速,直線從煙霧中穿過。煙幕鳥也挺機靈,在放煙幕的同時,來了個急轉彎,向老鷹的身後飛去,使老鷹撲了空,贏了一點逃跑時間。但老鷹速度極快,一掉頭,很快地又追上了煙幕鳥。煙幕鳥又放出一股煙幕,這股煙幕和上次不同,帶有強烈的刺激味,老鷹被熏得頭昏眼花,周身無力,身子搖晃著往下墮。但老鷹畢竟是久戰沙場的鳥王,它使勁撲騰了幾下翅膀,然後展翅盤旋,免得摔在地上,同時拚命呼吸新鮮空氣。盤旋了五六圈,老鷹喘息過來,繼續追趕煙幕鳥。它從來沒有這樣受到戲弄過,它惱羞成怒,要把這個小煙幕鳥抓住,撕成碎片。

煙幕鳥離開它生活的樹林太遠了,一時難以飛到它賴以躲藏的樹林,而老鷹的速度比它快得多。不一會兒,老鷹又追上來,煙幕鳥第三次放出煙幕,這次更奇妙,放出的煙幕和它的外形一樣,然後飛進已經不遠的樹林中。複仇心切的老鷹沒有分辨清楚,去追那飄飄蕩蕩的鳥形煙幕,結果一無所獲,而煙幕鳥早已無影無蹤了。

煙幕鳥用它那三種不同的煙幕,終於逃生了,煙幕鳥生活在秘魯,它有個腹囊,內有液體,液體從口中吐出後立即氣化成霧狀,也有人叫它吐霧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