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夕陽如水(1 / 3)

戀愛前變成你的人(經線)

序言

這是一個千頭萬緒的故事。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開始落筆的時候,應該是大學二年級。那個時候,我戀愛了。與心愛的人牽手走過雜草叢生的林蔭小道,暖暖的風拂過發際。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我像絕大多數人一樣,過上了行色匆匆的生活。工作,交際,理想和事業。某天晚上,從辦公室出來,夜色彌深,路上鮮有行人,地上落葉散布,橘黃的路燈光如霧般籠罩在地麵。

無端地想起逝去的光陰,想起熟悉而陌生的同齡人。

落落在她的《須臾》中用繁複、舒緩的筆墨講述那些關於出走的故事,悲喜交錯,青春的悸動和憂傷,一個柔弱單薄的女兒身,顛沛流離,而這其中的緣由又該怎麼解釋呢?

想起安妮寶貝、春樹、張悅然,在寂寞而冗長的歲月中,是她們細密、憂傷的文字慰藉了自己的不安和苦悶。

大學時代,單純而偏執地愛著文字,懷揣夢想,一貧如洗。正像無數嘲諷的筆墨裏寫得那樣,我們是“憤青”,是海明威筆下“垮掉的一代”。其實,玩世不恭、桀驁不馴、特立獨行的表象下藏著的是一顆渴望被認同被讚許的心。

大一時候,可愛的咆哮女郎柏邦妮來學校絮絮叨叨地講她的故事,她的口吻詼諧而輕鬆,將漂泊流浪的日子演繹得充滿情趣。我和無數熱衷於追捧的人一起擠到她跟前,拿出宣傳頁給她簽字。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看她,發現這個傳說中的姑娘,原來如此平凡著,親切著,像你,像我,像我們中的每一個人。真想衝上去抱一抱她,跟她掏心掏肺。就因為這一麵之緣,此後的若幹年,我一直留意著她的變化軌跡,她在人生之路上的每一次轉彎都讓我莫名地生出許多欣喜和感喟。

多少年輕的夢想擱淺了,多少可親可愛的人擦肩而過了,寫在廢棄紙頁上的詩歌不見了,種子發芽了長葉了抽藤了開花了結果了,年輕的孩子長大了憂傷了戀愛了結婚了累了老了。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裏,留下了什麼?

總算,還有《向來緣淺,奈何情深》。六年的光陰都凝聚其中了。算紀念,也算交待,給自己的。

大學時光,我在空曠無人的教室裏寫故事,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窗外高聳入雲端的柏樹和枝葉碩大的樺樹投下斑駁的影子,風吹過樹梢,發出“簌簌”的聲響。夏天的晚上,數不清的知了趴在窗台,綿長的叫聲已經形成一種巨大而無形的背景,讓我幾乎忽略了它們的存在。隻有當我從自己編織的故事中回過神來,抬頭,望一望窗外彌漫的夜色,才知道自己獨處於空洞的寂寞之中。

真的很喜歡身處於這樣的情景之中,忘記繽紛的凡事,內心卻是膨脹而富裕的,無限延展的想象空間交織著繁複的情感,生活突然變得通透而飽滿起來,像剝了殼的鮮嫩荔枝,一觸即破的樣子。

這本書是我寫作時間最長、寫作地點變換最多,也是寫得最為艱難的一本書。幾度易稿,現在的《向來緣淺,奈何情深》已經和最初的樣子相差甚遠。每一次看稿都會忍不住削改,不為了追求盡善盡美,隻是生活在變,感情和思想在變,對待作品的要求也在變。

落落終於停止了流浪的腳步。可愛的咆哮女郎也在某個城市過著安分守己的生活。張悅然依然執著於文字,但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才華橫溢的蔣峰難得在博客裏露一下麵,安心於文字了。突然發現,大家都變乖了,變安詳了,變溫和了——我們,終於被歲月慢慢慢慢馴服了。

第一部分

杜偎踏著一路風塵來到泉堰中學的時候,正好是黃昏。緋紅的夕陽斜斜地照在站台,天邊的雲霞貼著山頭款款流淌。

學校座落在樹木蔥鬱的山腳下,隔著層層疊疊的細密樹葉看過去,恍若古書裏描繪的世外桃源。

門是木門,牆是石牆。整個學校透露出安謐古舊的味道。

杜偎來到校門口,傳達室傳出一個粗糙厚實的聲音:“是新來的老師吧?”說話的是一位頭發斑白的老人。

杜偎忙彎腰應道:“是啊。”

老人問道:“姓杜?”

杜偎笑答:“是的,叫杜偎。”

老人從抽屜拿出一把鑰匙遞給杜偎。

老人說:“沿石階往上走,最後一排房子,從西向東數,第二間是你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