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斬情劫(夏夜)

時值暮春,位處東方的春之國仍是百花爭豔之時,然春之國那豔名遠播的國母——春後,卻即將走入她人生的最後階段。

春後年紀已近半百,但姣好的容顏讓她看起來猶如三十好幾;雖然因為臥病多年而顯得憔悴不堪,卻仍保持著高雅雍容的韻致。

她靜靜地臥躺在錦床之上,回想起前幾天昏迷垂危的痛苦,恍若隔世。現在她感覺好一些了,自從重病以來,她好久不曾如此輕鬆過。但縱使如此,她心裏也明白,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春後合了一會眼,喚來在一旁伺候的宮女——

“請長公主過來。”

“是,皇後。”宮女退出寢宮之外。

片刻後,大批宮娥簇擁著一名麗人,款款而來。

公主約十七八歲,眉眼似春後,而清麗之姿似更勝之。她雙眉微蹙,那絕世容顏上寫滿愁緒,為母後的病情而深為憂心。

“女兒參見母後,叩請母後玉體聖安。”

“簡兒不必多禮。來,母後有話跟你說。”

月蘅公主依言溫順地來到春後身邊坐下。

春後費力地抬起眼,仔細端詳眼前這美麗的女兒。見到自己的女兒出落得這般沉角落雁,心裏愈加不舍。

她不覺落下淚來,“月蘅我兒,母後的時間不多了。”

月蘅公主聞言,神情淒楚。

“你知道你父王,將你許配給秋之國禦虎王的事嗎?”

她長睫微垂,點點頭,眸光卻有些異常的淡漠。

“禦虎王是非凡的人物,英雄出少年,與你算是十分相配;然而……”春後頓了頓,咳喘不已。

月蘅連忙替她撫背順氣。

春後又喘了口氣,繼續說道:“入宮為後妃的女子,命運總是悲苦,可惜母後不能改變你父王的決定……”

“母後不必擔心,女兒到秋之國後,一定會恪盡職責,像母後一樣母儀天下,成為絕世典範。”為了讓母後放心,她安慰地說。

雖然她對於婚姻一事了無興趣,但既然是父王親自指婚,她再不願意也無可奈何。

不甘心,卻不得不認命。

“母後倒寧願你不要像我。如果你父王肯聽我的話,我不希望你出嫁。步我後塵,隻會剝奪你的幸福。”

“母後……”

看著母後因久病而顯得蒼白的容顏,月蘅公主心中不勝哀戚。

十八年來,她目賭後宮嬪妃的生活,深知母後過得並不快樂。

春後緩緩閉上雙眼,狀似冥想。

“入宮四十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尊榮是享夠了。你的父王待我極好,也尊重我,但……我不是他的唯一。三宮六院,妃嬪爭寵奪愛,爾虞我詐,我已經厭倦了。”

月蘅公主沉默靜聽。

這些她早已了解,隻是聽到母後親口道出,倒是第一次。

“這幾十年來,我常常想,若是命運可以讓我選擇,我寧可當年不入深宮。”

春之國的帝位傳承,向來是傳賢不傳子,所以曆任的帝王之間,未必有血緣關係。春後原是前代伏龍帝唯一的掌上明珠,身份尊貴無比,甫一出生,就被指定為下任伏龍帝的皇後。

所以說,一切都是命,由不得她。

“我的人生即將走到終點,已經沒有什麼好記掛,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日後的生活……”春後萬般心疼地望著自己疼愛了十八年的寶貝女兒。

“母後好好保重身體,不要為孩兒擔憂。不管今後過得如何,都是孩兒的命運。”她以淡然的口吻說道。

從小成長於深宮,對於入宮女子的命運,她清楚得很。

雖然那些妃嬪個個都是尊貴出身,但入宮之後,命運也就由不得自己做主。

有的終身禁錮深宮,一生不得恩寵而抑鬱早逝;有的紅顏未老恩先斷,起先受寵後遭冷落,成為其他新寵嬪妃眼中的笑話。

後宮的榮寵和悲苦她看多了,也清楚自己遲早會麵臨這樣的命運。

她從小就知道,長大後的自己如果不是像母後一樣,嫁給下一任的伏龍帝,就是許配給其他的國君當王妃,這是她身為春之國長公主的責任。

所以,她早已看開,對於自己的婚姻,並不抱任何希望。

雖然心裏有些不甘,但既然不能如願終身不嫁,那麼不論嫁給誰,都無所謂了。

“你自己想得開,母後就放心了。我雖然不……不希望你出嫁,卻再也……沒有庇護你的……力量。”春後看起來累極了,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自她慘白的唇間逸出。

“母後,您身子虛弱,先歇著吧,別說太多話了。”月蘅不忍心見母後這麼辛苦,連忙勸道。

春後點點頭,卻沒有力氣再說些什麼。她擺擺手,示意月蘅退下。

月蘅起身,“母後,您好好歇著,女兒先行告退。”

望著女兒離去的身影,春後眼裏充滿了不舍和遺憾。

她的生命即將結束,而女兒生命中最美麗的那段韶華才正要開始。希望,她的女兒能擁有跟她截然不同的人生。

這是被曆史遺忘的年代。

廣大的陸地上,巍巍矗立著四個大國:東方春之國、西方秋之國、北方雪之國及南方炎之國。

其中以春之國國力最為強大,其他三國世世代代聽命於春之國的伏龍帝,為春之國屏障。

而三國之中,又以秋之國最得春之國信任,幾世聯姻。這一代的秋之國國君禦虎王少年英武,伏龍帝特將自己最珍視的掌上明珠,月蘅公主許配於他。

為了表示對伏龍帝的尊重,禦虎王本擬親駕春之國迎娶月蘅公主,無奈啟程前夕,西方的蠻族群起騷動。

禦虎王不得不禦駕親征,迎接春之國長公主返回秋之國的重責大任,便落在禦虎王倚若左右手的左大將——東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