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血壓
我們人體內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裏不停地流動著血液,血管內流動的血液對於血管壁的側壓力稱之為血壓(blood pressure,縮寫BP),也可以說是血液作用於單位麵積血管壁上的壓力。我們平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也就是動脈內流動的血液作用於動脈壁的側壓力。測血壓時,以血壓與大氣壓作比較,而以血壓高於大氣壓的數值表示血壓的高度。血液從心髒射出後流向全身各個器官、組織,要維持血管內的血液流動就必須有一定的壓力,才能推動血液從心髒到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毛細血管、靜脈等而且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各個血管中的壓力不同形成壓力梯度,從而保證了血液最後再流回心髒完成血液循環。把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帶到組織器官利用,然後再把組織器官產生的代謝廢物帶走。所以血壓對人體非常重要,沒有血壓人是無法生存的,但是血壓必須保持在一定的限度,過低或過高都會給身體帶來危害。
2.血壓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知道人體的心血管係統是一個封閉的管道係統,在這個係統中充盈了足夠的血液,這是形成血壓的一個前提,沒有血液就形不成血壓。另外還必須有心室的收縮射血和外周阻力的協同作用,才能形成動脈血壓。心髒的作用很重要,它在循環係統中起著泵的作用,是血液循環中動力的源泉,當心室收縮時能產生足夠的壓力將血液射入主動脈,人類的心髒每天跳動約10萬次,每次跳動會形成一次壓力,嚴格來講每天大約會有10萬次血壓值。心室肌肉收縮所作的功,一方麵成為推動血液的動力,另一方麵也是血液對動脈管壁產生側壓的能量來源。但是,如果僅有心室收縮作功,而不存在外周阻力,則心室收縮所釋放的能量將全部表現為動能,射出的血液將全部流至外周而不能形成對動脈壁的側壓力(血壓)。我們可以作一個比喻:血管就像自來水管,血液就像自來水,心髒就像水泵,水泵壓著水通過水管流向千家萬戶;心髒壓著血液通過血管流向千千萬萬個組織和細胞,水管裏沒壓力水就不會流動,血管裏沒有壓力血液也不會流動。簡單地說就是動脈血壓的形成是血管內足夠的血液(醫學上稱為血容量)為前提,加之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兩者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肱動脈血管內的側壓力,其他部位的血壓會加以注明,如腕部血壓、下肢股動脈血壓、踝部血壓、中心靜脈壓等。
3.血壓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正常的血壓是維持人體全身各髒器和組織血液供應的前提條件。動脈血壓與靜脈血壓之間有一定的壓差,正是這種壓力階差形成了血液流動,保證全身各器官、組織的血液供應。由於血壓的作用促使血液由動脈流向組織帶去氧氣和營養物質,再由組織流向靜脈帶走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周而複始形成血液循環。隻有保證有足夠的壓力,才能使血液不斷地流動而保證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
4.什麼是收縮壓?什麼是舒張壓?什麼是脈壓?
什麼是平均動脈壓?
收縮壓就是人們常說的高壓,舒張壓就是人們常說的低壓。心髒每跳動一次,稱為一個心動周期,由一個收縮期和一個舒張期組成。在每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也會出現規則性的波動。收縮期動脈血壓的最高值稱為收縮壓,書寫時常用sBp表示;舒張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 書寫時常用dBp表示;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稱為脈搏壓,簡稱脈壓,反映心動周期中血壓的平均值。舒張壓加1/3的脈壓等於平均動脈壓, 書寫時常用mBp表示, 例如:醫生書寫病曆時:Bp:120/90毫米汞柱, 即為sBp120毫米汞柱,dBp90毫米汞柱。這時的脈壓為120-90=30 , 動脈平均壓等於1/3的脈壓加舒張壓, 即為30×1/3+90,平均動脈壓就是100毫米汞柱。患者在家自測血壓書寫血壓數值時常犯的錯誤是將低壓寫在前麵,高壓寫在後麵,如:70/120毫米汞柱,正確的寫法應為120/70毫米汞柱。
5心室舒張時為什麼還會有血壓(舒張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