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五章 然後,你怎麼決定?(1 / 3)

1從道德來決定

孟子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觀其生,不忍見其死。」意思是說:看見活著的樣子,就不忍心見他死亡的模樣。

如果我們見到小雞可愛的模樣,要把牠殺來吃,一定會不忍心,這是人類本有的側隱之心,一種同情、慈愛的心態。

當我們吃肉時,就把許多的生命也一下子殺害了,一餐一條魚的話,一生下來也有許多的魚會沒有生命。

我們都想要有詳和的社會,但若是我們都在做一些暴力的行為,又如何可能會有祥和出來?

當我們在為美國打伊拉克在抱不平,在為許多的暴力事件難過,卻在餐廳點牛小排在吃時,那會有和平?我們做的其實就是一種暴力。

牛小排是把小牛拿來吃,那會帶給小牛多少痛苦?

當我們在吃龍蝦大餐時,有沒有想過那滾燙的熱水,會讓龍蝦經驗怎樣的苦痛?

當我們在吃羊肉爐時,有沒有想過刀子刺進羊的身體時,會是怎樣的疼痛?

所有的宗教都鼓勵人要有同情心,也指出有同情心的人才會有高貴的靈魂,但我們卻在嘴巴上說一套,在行為上做很殘忍的行為。

同情心是要有行動來支持的,請在自己的生活中多做一些真正可以和平的事,也在自己的生活中擁有和平。

看過西班牙鬥牛的人,難道不會很驚訝,看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被殘殺,是種高級娛樂嗎?

當一隻牛被殺的鮮血淋漓時,現場的歡聲雷動是在做什麼?看一隻牛的生死掙紮竟然可以這樣的快樂。

我們在選擇這個娛樂的同時,也選擇了讓每年有三萬頭公牛陷入痛苦中。

捕獵鮪魚時,也會捕殺到海豚,因為這兩種魚會同時的在一起,海豚在有同伴被捕到時,會在一旁等待,所以也就有更多的海豚會因此而死去。

海豚是很有同情心、溫和的一種動物,所以也有許多的人類在遇難時被海豚給救起。

海豚竟比我們人類更有同情心,知道要幫助另一個生命,這是不是也是很值得讓我們細思?

我們人類若沒有了好的道德心,那又和動物有什麼分別?

達爾文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我們人類確實是萬獸之王,因為我們的殘酷是勝過動物許多的。」

也許我們該好好的想一想,我們的行為是會對其它的生命有更好或更壞的生活。

2從生態來決定

還境的惡化已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危機,也讓整體的地球生態有許多的隱憂。

地球隻有一個,我們隻是其中的一個過客,卻把地球弄得不堪下一代使用,這實力是很說不過去。

地球是個大家庭,是由許多的生物一起攜手共舞的,但近年來我們卻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悲劇。

農業技術的進步,讓人類多了許多的利益,卻也讓許多的生物絕種,有些國家甚至於已經聽不到青蛙的叫聲,因為牠已經快絕種。

這是因為有許多的農人為了要殺掉一些害蟲,所以要灑一些農藥,青蛙吃的就是這些昆蟲,所以也因此而中毒,造成青蛙的滅種。

你能想象沒有蛙鳴的鄉間生活嗎?那樣的春天真是太寂靜了。

最大的影響還是肉業所帶來的生態危機。

我們為了吃下肉類食物,讓水質、土地、空氣都有了汙染;其它的還有森林的濫墾、水源的不足、臭氧層的惡化、溫室效應等影響。

有些土地也被沙漠化,因為土壤的被破壞,所造成的良田損失實在太大了。

如果你是有吃肉習慣的人,那也是造成生態破壞的一份子,想一想,光是改變飲食習慣就可以讓生態環境逐漸變好,不是也是一件好事嗎?

多一位吃肉者,就多一份破壞;多一位素食者,就多一份建設。

別以為一個人的力量很小,就是這一個加一個所累積出的力量,可以改變整個地球環境。

如果你以前並不知道吃肉會帶來以下的危機,那就算了,從現在做起,開始讓地球更好,就從少吃肉類食物開始。

◎雨林縮減的生態危機

雨林就像是地球的肺部,可以交換出許多的氧氣讓地球上的人類有新鮮的空氣,但現在卻也被人類自己破壞掉了。

雨林是位於赤道兩側的綠色森林地帶。

對世界上接近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動物和植物來說,雨林是牠們的生活棲息處,它也是人類很豐富的自然寶藏,有許多的奇特動植物生活在這裏。

雨林也有調整氣候的功能,在不同的氣候下,可以淨化和調節水源。

但是在近年來卻被人類破壞許多雨林,在七十和八十年代裏,有許多人為了要放牧牛隻,卻把大量的雨林而破壞了,每過五秒鍾,我們就會有像一個足球場大的雨林地被破壞,每六個月就會有比台灣更大麵積的雨林正在消失。

在亞馬遜流域一帶有十萬多的牧場,有許多的肉品業老板買下這些雨林地,為的是要養被人類食用的肉品。

為了要養牛隻,就要先把許多的樹木砍伐掉,再把這些土地拿來做放牧的場所,等到土地被破壞後,他們會再找下一塊地,於是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雨林地被破壞。

一位美國生物係教授就評估,一個漢堡的代價是要用五十五平方公裏的雨林所換來的,這是無法一時就補救的回來的。

雨林的濫墾,也讓許多原本居住在那裏的動物和植物麵臨無家可歸的局麵。

有一些動物也在麵臨絕種的問題,一些原住民也沒有了可以生活的地方,被迫搬遷到所謂文明的地方,過著適應不良的生活。

我們沒有權利因為想吃肉,而讓許多的動物和人類,因此活在痛苦中,這是很自私的行為。

如果是我們生活的地方突然被別人搶走了,我們可能會上法院去告人,但這些被我們剝奪生活空間的人,卻在默默忍受痛苦。

對許多生活在中南洲的人,他們的國家就被這些吃肉的人所破壞,像是哥斯達黎加的國境幾乎都在雨林中,所以也就被整個破壞生態。

對整個地球的長久效益來說,我們為吃肉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富裕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國民要吃肉,卻讓許多不富裕國家要付出代價,也是很不仁道的行為。

雨林的破壞也會帶來水災,土地被破壞了就無法涵養水份,水災也就容易發生,這會讓許多生活在雨林附近的人,活在不安全的環境中。

要為了遠在天邊的雨林著想,對許多人可能有些太遙遠,但是這也會影響到我們自己的未來,就不隻是別人的事。

這些都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係,隻要改變飲食習慣就會有所不同。

◎許多生物在在麵臨絕種中

雨林的放牧,需要先將森林中的植物除去,他們用的方式是放火燒掉整片雨林區,在這樣的過程中,就會有許多的動物受到災殃。

許多的動物因此被燒死,也有些動物需要搬遷到新的地方,在不能適應新環境下,許多的動物也就瀕臨絕種了。

由於人類持續的在破壞環境,所以每年最少有一千種生物正在絕種中。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目,我們人類的生活,竟會讓許多的地球同胞陷入滅種的危機。

我們沒有權利這樣做,這樣的不顧其它生物下,最後遭殃的也會是我們人類本身。

我們是和其它動物依存的生活在地球的,牽一發而會動全身,不要以為其它動物的生存不關我們的事,最後遭殃的還是自己。

整個生態平衡有影響時,我們的生活也會影響,舉青蛙的例子來說好了,沒有青蛙來吃蚊子,蚊子一多就會引起瘧疾,最後還是人類會倒黴。

◎地表的土正在不斷的流失

土地是我們地球的皮膚,可以耕種植物,涵養水份,也能讓我們生活在綠地中,享受清涼。

可是現在卻有許多的土地正在沙漠化,撒哈拉沙漠也曾是綠地過,現在卻成了沙漠地,而且每年都在往南加大三十公哩中。

每年有許多的國家在損失上億噸的地表土中,這是因為飼養動物會被動物腐蝕掉許多的土地,在過去的二百年中,我們損失了地球百分之七十五的地表土,來飼養要供人類食用的動物,但地表土卻要花上一百多年才能再恢複過來,這是人類的慘重損失。

地表土會流失,是因為人類用放牧的方式來養牛,這樣就會把原本可堪耕種的地表,用火給燒毀掉了,這樣會讓地表土失去原本的營養份,另一個原因是,牛、羊的蹄不斷的壓在土地上,會把土地中的空氣給擠掉,這樣一來原本土地中的涵養水份功能就被破壞掉了,也就不能再耕種。

曾經肥沃的土地,就會因此而硬化到不能耕耘,還有一個隱憂是,土地的硬化會因此而帶來水災,原本可以涵養、調節水份的功能被破壞了,所以有水災時,就會帶來很大的災情。

前些年的哥斯達黎加不是有很嚴重的水災嗎?也因此而讓許多人失去家園和家人,許多的孤兒在流浪,也因為水災帶來許多的疾病,這些人的痛苦,很有可能是你上一次吃牛排所造成的後果。

哥國境內大多為雨林區,哥國人民普遍窮困,所以牛肉大多為出口,這些吃不起牛肉的人,為了要吃牛肉的人,付出很大的代價。

下次看新聞時,看到那些臨近雨林區中南美洲的國家的水災,當你看到那些愁眉苦臉的人們時,要知道你所要吃下的牛肉,就是造成他們痛苦的來源。

不要以為這些和我們無關,當我們盤中的食物會影響一國人民的生命安全時,就該好好的細想一下我們所選擇的食物了。

◎土地汙染

以美國來說,據統計有百分之五十的土地是拿來飼養給人類吃的動物,拿來種蔬果的土地,約占百分之四的土地,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會有生態平衡?

我們為了要喂養這些動物,要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穀類食物,好讓我們以後有肉可以吃,這是很浪費食物的,動物原本可以自行去找食物,牠們可以在大自然中覓食,現在人類為了吃肉把牠們養在可以耕種的土地上,再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穀類食物養牠們給世界上百分之五的人類,卻讓百分之八十的人類在餓肚子。

看過第三世界在受苦的人們嗎?他們占地球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我們卻用可以喂飽這些人的食物給動物吃,好讓這些動物給百分之五的人口來吃。

看過一篇李家同教授寫的文章,他的一個專醫癌症的醫生朋友得了癌症,沒有人為他擔心,因為他是名醫,許多的末期癌症病人都被他醫好了,所以也認為他一定可以把自己治好,而且他也有一個專治癌症的女婿,就算他治不好自己,也有一個名醫女婿可以醫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