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頭懸劍(1 / 2)

認了三清三尊三君,請了道印,就算是入了道門了。

餘強又在各偏殿拜了道教諸多仙神,如四禦、南極長生大帝、東極救苦天尊、木公道君、金母元君以及三十二天帝、十太一、日月五星、北鬥南鬥、二十八宿、五帝、三官、四聖、二靈、各部諸神、四大天師、五嶽八極四方等等。

算是與道教從上至下的各個仙神靈聖,以及這方天地的各處山川河嶽,建立了聯係,供奉了香火,露了個臉,結了個緣。

也好讓諸神知曉,自己道下,又多了位新的修士,日後須得多多照顧護持。

到最後,去了茅山祖師殿內,又拜了拜陶弘景仙師的畫像,算是掛靠在他的名下,做了這茅山派的記名弟子。

若是嚴格算起來,餘強的輩分可真算是高的可怕,能上溯千年之前,可惜記名弟子不入名冊,不排輩分。

但即便如此,茅山派上下仍然須對餘強保持恭敬,否則便是忤逆。隻有茅山掌教李義以及引道之人李九英能與餘強平輩相交,互稱道兄師弟。

這一套拜師儀式行完,時間也到了中午出頭。一路下來直磕得餘強頭昏腦脹,心中還須虔誠,神態還要肅敬。

李義因為掌管教派,儀式完成後已經先行離去,稍後便會廣發門帖,向各大宗派表明餘強的身份輩分。

等一切結束,李九英便拉著餘強到了一間靜室,將徒弟們趕去一邊,好好得與他談了一場。

沒人知道李九英與餘強到底說了什麼,但自靜室出來後,卻能發現他總是麵無表情的臉上有了一絲凝重與緊迫。

手中拿著李九英給他的法牌,餘強連回去休息一下的空當都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修煉與壯大自身之上。

因為餘強及眾師兄弟們硬闖小陰山的事情,最早一年,最遲三年,那魏法欽功成鬼王至尊後,必會來犯。

一則追究私闖責任,二則再尋赤父本源,三便是借機踏茅山屍骨而威懾天下。

餘強心裏聽了自然緊迫,猶如頭懸利劍,腳踏崖邊。

整整三個月過去,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餘強硬是將茅山派道藏給通讀了個便,記在了腦子裏,更是備選了三五經卷以作根本。

因為道法二脈天生自通,又有神力在體,餘強便不需如初入道者那樣,日日齋醮,打坐功課,以便能向三清道祖借來道力,從而修攢靈氣煉化法力。

餘強以道教上清派重要經典《黃庭經》為根基,以《老子想爾注》做憑思,又以《雲笈七鑒》與《修真十書》為補充。

那《黃庭經》不但是上清派寶典,同時也是內丹派修煉綱要精髓,卻是修煉自身的無上秘訣,更是能直指三上仙道。

此經雖精深博大,能吐納行氣,吞津咽液,調和龍虎,結成金丹,長生久視,更是能煉化萬神,但卻非一般人能夠修習。就連李九英都隻是學了些裏麵的粗淺法術,一直引以為憾。

此時得遇三脈俱通,肉身透徹,星力籠體,神人之資的餘強,李九英更是強烈推選此經讓其修習。

在拜閱《黃庭內景玉經》、《黃庭外景玉經》、《黃庭中景玉經》三卷之時,餘強便已有所領悟,上中下三丹田竟已自行辟開,身體各處隱見仙神。自知此經果然如李九英師兄所說那樣適合自己,餘強便順勢將其列為基礎。

閱遍道藏後的餘強,回到住處悶頭大睡了近三天,這才起身進了些米水。僅是略作修息,餘強便又一頭紮入了靜室之內,正式開始修行。

如此而來,令因稱呼輩分問題而尷尬的老道們心下輕鬆好多,因為一天到晚根本就見不到那便宜師叔的人影。但時間一久,卻也刺激得這些老道個個發狠,或全心修煉,或下山積攢陰德,多做外功。

就連這些帶餘強回山的老道們都見不到他人,更不要提底下那些道童,道士和女冠了。隻是知曉多了個師叔祖,太師祖,正是之前見過的那長相英俊,卻有一頭白發的沉默年輕人。

餘強在靜室內一坐就又是三個月,這才從靜室內邁步而出,算算時間自來到茅山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半年多,時近年關。

往年的自己應該在和父親一起送那些小鬼頭放假回家吧?

“唉!”

悠悠歎了口氣,餘強收拾心情,自行回轉住處,一番洗浴更衣之後,便出了門難得的在道觀內閑逛片刻。

道觀內雖然並不過熱衷於過年,但大年初一是玉皇大帝的誕辰,為了準備大型齋醮儀式,卻也慢慢熱鬧起來,時不時就見一兩道人談笑路過,偶爾還有女冠驚鴻一瞥。

這一路上遇到的道人女冠,有不少都在偷偷打量餘強,被其敏銳五感察覺,卻也沒甚理會。

餘強隻是披著一身單薄玄色道袍,靜靜走在道觀小路上,整理著自己的心情。

不知不覺間出了道觀,到了一處小野湖邊,尋了處青石,餘強便也隨緣坐下,默默望著結著薄冰的平靜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