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悲涼晚景(2)(1 / 2)

楊素向楊堅奏議皇後的喪禮按王侯之禮,但以天子的規格來安葬。千乘結駟,萬騎重營,禮極至隆,備極哀崇。楊堅也知道該是下葬伽羅了,便下詔令所有在京官員前去祭拜,天下州郡設像祭祀。

楊堅也不顧群臣的反對,親自出席並主持伽羅的葬禮,葬下了伽羅,楊堅的心空蕩蕩地。

楊堅在極度的悲痛中安葬了伽羅,並且在伽羅的墓穴中特備了一棺穴。

阿麼啊,朕在你母後的陵前給你下一道聖旨,在朕百年之後,你要把朕和你母後葬在一起,死同穴,朕和你母後生生死死都要在一起,永不分離。楊堅淚流滿麵哀戚地泣訴道。

如生如死,如亡如存,始終如一,你不得違背!楊堅再一次強調。

楊堅的悲痛漸漸被北邊的戰事轉移了,他強打起精神將目光再次瞄向了北方的草原。

突厥自從都藍可汗被殺後旋即陷入了新一輪的內亂當中。達頭自認為大漢打敗了阿史那氏,本欲統一突厥。無奈啟民可汗在大隋的支持下卷土重來,許多都藍部落投奔了啟民可汗。達頭自然不願意達頭發展壯,決定趁其立足不穩之際,將啟民可汗徹底擊敗。啟民可汗剛剛步入草原,便遭到了達頭的強勢攻擊。啟民被迫退守到長城沿線,長孫晟也向朝廷告急,請求出兵援助啟民可汗。

楊廣和楊素為了鞏固各自的地位,樹立在朝中的權威便自告奮勇奏請率軍抗拒突厥。楊堅便令楊廣和楊素出兵靈武道,長孫晟為秦州總管,漢王楊諒出兵馬邑道,合力圍攻達頭可汗。經過幾場惡戰,大隋終於率軍擊退了達頭可汗,啟民可汗得以立足。

楊廣大獲全勝,凱旋回京。朝野上下對其刮目相看,楊廣也是自鳴得意。

楊堅為了慶賀勝利,再次下詔向各州頒發舍利,並派舍利使前往各州舉行安放舍利入塔儀式,並且下詔崇敬佛、道二教,於五嶽四鎮、江、河、淮、海見廟立祀;敢有毀壞偷盜佛像以及天尊像者以不道論,沙門壞佛像,道士壞天尊者,以惡逆論。百官大為錯愕,但誰也不敢公開反對楊堅了。楊廣內心也有種不安,父皇這般做會讓大隋誤入歧途。但是也不敢公開勸說父皇,更不敢公開違背父皇的旨意。隻是悄悄命令江南各州消極應付此事。

隨著啟民可汗立足漸穩,力量進一步壯大。達頭可汗內部卻進一步分化,不久達頭的鐵勒、思結、伏利具、渾、阿拔等部族也歸附了啟民。長孫晟感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趁勢給予達頭致命的一擊。但他得知楊堅沉溺在宗教符端祥瑞之中不能自拔時,在遙遠的北方也不禁搖頭歎息。但他認為不能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機會稍縱即逝,便以天象奏疏楊堅,除了說明突厥內情外,特意在最後說道:臣夜登城樓,望見磧北有赤氣,長百餘裏,皆如雨足,下垂被地。謹驗兵書,此名灑血,其下之國必且破亡。欲滅突厥,宜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