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猶豫(2 / 2)

葉嬤嬤一時心亂如麻,眼前的兩個女孩子,前半生都是吃過不少苦。而她一直伴著兩人長大,實在如親生的女兒一般無異。可是如今,兩人一旦要分開,一個北去和親,一個要留在京中,她本來也極難抉擇,可是如今聽寧綰朱說得斬釘截鐵,葉嬤嬤也暗自下了決心,當下便握著寧綰朱的手道:“好姑娘,嬤嬤陪郡主北去,一旦她那裏安定下來,嬤嬤便會京師來尋你……”

一時祁惟義將寧綰朱從巧晴殿中帶出來,送回東宮太子妃那裏,自去禦書房那裏複命。皇上皺著眉頭,聽著祁惟義說了巧晴殿之中發生的種種。他聽說安成公主親自去那裏向安榮示威,登時拍案大怒,道:“安成這個草包,來人,傳話給李婕妤,叫她給女兒準備行裝,隔兩日賜婚的旨意便會下給她。”

然而當皇上聽說了寧綰朱規勸安慰安榮的那番話,皇上的麵色便有些古怪,僵硬了半日才長長舒出一口氣,道:“為什麼朕的女兒,總是不能明白朕的心思,反而那寧裕的閨女,就能這麼體貼——”

祁惟義腆著臉說:“何嚐不是呢?”,他接著對皇上補充:“之後那位寧家小姐,還曾勸了郡主要多去惠妃娘娘那裏走動呢!”

安榮郡主厭憎權惠妃,明眼人一望即知。可是此後安榮最需要的,便是在高麗的力量——這卻是權惠妃能夠給與她的,所以寧綰朱勸安榮郡主放下以前的恩怨,為了日後,而能與權惠妃手中掌握的力量合作,這才不失為上策。更何況,安榮的生母也姓權,權氏在高麗雖然有式微之態,但是有大周皇室的扶植,能令權氏為安榮所用,高麗的情勢,便要好辦的多了。

而皇上聽了這話,卻微微凜然,道:“想不到寧裕是那樣的一個人,生出來的女兒,看朝中宮中之事,卻比他更狠更準——”祁惟義在旁邊,竟聽不出皇上這話是褒是貶,竟然不敢借口,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將宮人葉氏自願陪郡主出降的心願說了。

聽到這裏,皇上微微頷首,凝思片刻道:“這個準了!”說著便刷刷刷地起草了幾份旨意:一是追封安榮郡主的生母為婕妤;二是賞賜宮人葉氏,作為安榮的養母,被封為夫人,準隨安榮郡主出降高麗;三是賜鎮守雲南的沐國公世子為駙馬,尚安成公主。寫到第四道旨意的時候,皇上卻是寫到一半,卻提了起來,看了又看,卻又墨跡淋漓地揉成了一團,輕輕地投擲到字紙簍之中,然後靠在身後的龍椅背上道:“真是不甘心啊——這寧家的女兒,若是能早見半年,必命永昌納為正妃的……可是如今,唉!”

皇上說著,長長歎出了一口氣,滿臉皆是悵悵之情。祁惟義見到,忍不住上前勸道:“皇上,畢竟皇長孫殿下如今隻納了一妃一嬪,還有一個嬪位啊……”

“不行!”皇上的身子往前一撞,道:“就是不能做永昌那小子的側室。永昌將來是在太子之後繼承大統的人選。以寧家丫頭的能力心性,隻怕無論胡氏還是孫氏,都無法與之相抗的。此後若是永昌昏了頭,弄混了嫡庶,這豈不是朕在給自己的孫子找麻煩?”

皇上自己這麼說著,又想了想,改了主意道:“不如寧家女兒還是與朕的重臣親信為嫡妻,想必是能輔佐夫君,好生為朕和未來的儲君效命!”想到這裏,他又低下頭去,下筆寫了幾個字,卻又有些猶豫,將寫汙了的字紙團了起來丟掉,執筆坐了半日,才道:“也罷,今日的這些事兒,等問過太子妃再說。”

寧綰朱回到太子妃那裏,又陪著太子妃與孫嬪等人坐著飲茶用點心,跟著說笑兩句。隻是她心裏裝著安榮郡主的事情,難免麵上露著心事重重的樣子。可是在座的京中閨秀們,早就聽說了今日權妃在禦書房跟前放出的風聲,眼下竟是一個比一個惴惴不安,早先那些爭出風頭,討好太子妃的念頭,眼下全丟到爪哇島去了,一個個都戰戰兢兢的,倒是寧綰朱還顯得大方自然些。

太子妃見了眾人這樣,她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麵上也就淡淡的。

這時,一位東宮的宮人進來,小聲地在太子妃耳邊說了些什麼,太子妃皺起了眉頭,道:“怎麼好端端的,就吵了起來了呢?”旁邊坐著的孫嬪,聽見這話,嘴角邊便露出一絲微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