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歲月獨靜好(莫小北)
前言
關於“三寸日光”這個奇怪的係列名。
原本這個係列並不能算是係列,因為寫《錦繡年華》的時候,並沒想過寫其他人的故事。後來有一天晚上做夢,夢到了高中時代的一些事情,然後就有了這本《誰言歲月獨靜好》。
阿編讓給取個係列名稱,想了很久都沒想好,隻是想取個跟“時光”有關係的名字。而《三寸日光》是一首歌,裏麵的歌詞提到“秋天掌上的日光,一寸能許一個願望”,覺得很溫馨,於是決定借用一下這個寓意。
這個係列裏的故事,如果一個故事代表一種願望,那麼我希望所有看故事的人,在擁有了這三個願望之後,都能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
從小到大,剛認識蕭揚的人,都會一心一意覺得他是個好孩子。但那永遠隻限於剛認識那會兒。
事實上,蕭揚的確學習成績不錯,從小學到現在高三了,每次考試絕對在前三名之內。但與此同樣風光的,便是他的那些惹是生非的輝煌經曆。
班主任真的是看在他學習成績好的分上,才會對他忍了又忍,始終用萬年不變語重心長的語調對他說:“蕭揚,你現在還小,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你學習成績這麼好,不出意外的話一定可以進Q大,一旦走錯一步,將來你一定會後悔啊!”
蕭揚在心裏鄙視班主任的落後守舊,這話都說了三年了,好歹你也給點新鮮的詞啊。
他就是愛惹事,但前提一定是對方先惹到了他。他愛打架,但那不過是男孩子青春年少歲月裏一種消耗體力的表現罷了。他天生腦袋靈光,學習根本不用太用功就可以考出好成績,那麼剩下的時間,他總得找點愛好什麼的打發時間吧?
再說了,他雖然常常打架惹事,但起碼還是個見到老太太過馬路也會攙扶一下的大好青年,對自己的人格也是蠻有自信的,相信自己將來絕對跟“犯罪分子”這種頭銜掛不上鉤。
所以,老師說歸說,他從來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老師見他孺子不可教,便隻好去找他的父母。
蕭爸是做包工頭出身的,現如今開著一家規模很大的建築公司,風光無限。對於他唯一的寶貝兒子,他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態度。他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秉性,並不擔心蕭揚將來真會走上老師吹噓的那種“歪路”,所以每次老師家訪,他和蕭媽有誌一同,都是恭敬地點頭稱是,轉過身就忘了。
在此等家境環境下成長,老師實在不得不感歎一句:果然是有其父才有其子!
蕭揚會成長成今天這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父親的身份。蕭爸是八十年代末比較早下海經商的那一代人,文化不高,經過二十年來的奮鬥有了今日成就,不可避免成為世俗口中“暴發戶”的那一類人。
蕭揚小時候為了證明“暴發戶”的兒子也能很優秀,曾經很下功夫地努力學習過一段時間。大概也就因為小時候基礎打得牢,才讓他一路到高中學習都是順風順水。
至於後來,他是在上了初中之後才突然覺悟。既然別人說他是“暴發戶”的兒子,他起碼也要對得起人家的厚讚。家裏有錢,他不偶爾打點架欺負欺負人,怎麼能襯他的身份呢?
反正人家怎麼看他,他不在乎,自己過得逍遙自在才是真的。
一路長到十八歲,他都是抱著這種人生觀念活過來的。人家不惹我,我就放過他。
如果惹了他,那麼他就讓對方知道,啥叫不好惹。
十一月的天氣,已經算是深秋。S縣是個離省會城市很近的縣城,蕭揚就在最好的縣一中上學。
每天早上,蕭媽都會很賢妻良母地起來燒好早飯,伺候他們父子吃好了出門。其實蕭家的條件,完全可以請三五個家政人員;但蕭媽說,為了不顯得她在家裏是唯一吃閑飯的,怎麼著也不能讓家政阿姨奪了她的生存價值。
蕭爸跟蕭媽算是清貧夫妻一路走過來的,兩個人大把年紀了,還是一副恩愛情深的樣子。蕭揚每每在早餐桌上看到蕭爸違背良心稱讚蕭媽做的東西好吃,都會覺得頭暈目眩,惡心牙酸。
也所以,他養成了帶著早餐邊走邊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