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1 / 2)

唐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雀鼠穀之戰時,被李淵大軍擊潰的殘餘“甄翟兒”匪軍,倉促從容的從太原橫跨黃河。逃到晉峽支流一道彎穀中,這裏與黃河近在咫尺,再加此處實屬天險的屏障;峽穀亂石遍布,河內濁浪翻滾,追軍隻能遙隔相望。

匪軍軍就在這處隱秘的山穀間,緊靠著黃河隱居起來,因為這裏是一個小漁村,又有一棵老槐樹,而村子就以老樹為名:叫槐樹村。逃難而來的匪軍落居此間,本以為是從此不問世事,吃著黃河鯉魚,過上日勞夜息、波瀾不驚的生活…

誰知,若幹年後這裏人為融洽,其樂融融。有一天,黃河水位突然下降,導致裸露出大片大片的沙灘河床,在河床上擱淺了無數活蹦亂跳半米多長的大魚,槐樹村內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赤著腳,去河床上撿被擱淺的大魚。

突然在沙泥內裸露出一個葫蘆形狀的物件,有海碗大小,很快就引起一些人的好奇,議論紛紛的都不知道這是什麼,這時有人提議要挖出來看看,得到了大夥的同意,都也不去捉擱淺的大魚了,全圍著那個葫蘆形狀的物件輪番上陣挖沙子,想將那個露出沙子的物件全部挖出來。

沒想到坑越挖越深,那物件也越露越大,直到挖出了一個直徑有一間房子大的深坑,那東西才完全露出來,看著像是一個大鍾的樣式,有半間房子大小。由於通體布滿了泥沙,也看不出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在坑內的幾個年輕人憋紅臉試著推了推那東西,沒想到卻如泰山壓頂,絲毫動不的半分,有幾個人將村內所有的牛都牽到河灘上,又給那個巨大的鍾身套上條條繩索,套上所有的牛,眾人打著號子,還真將那東西一點點的給拖出了沙坑。

稍後除去大鍾上的泥沙,這竟然是一口用青銅鑄造的巨鍾,通體呈八角形,表麵雕刻著一些奇異的符文,不過上麵生滿青綠色的銅鏽,圖紋什麼的都看不清晰了,最奇怪的是這口鍾下麵不是空的,而是用鐵汁澆灌緊緊封閉。

青銅巨鍾裏麵會藏有什麼東西呢?有些人開始納悶,這時有人妄加猜測,說鍾內很可能藏的全是金錠子。

這話一說出口撩撥的眾人更加心癢難耐,全都摩拳擦掌的找來錘頭、斧子、鑿子、鐵棍,一直折騰到天快黑,才將巨鍾用鐵汁澆的銅蓋子給鑿開,“哧”一股腥臭難聞的黑煙急噴而出,冷不防離得鍾最近幾人的眼睛被黑煙給熏到,熏到眼睛的人,全倒在泥沙內捂著眼睛痛的直打滾,頃刻間,身體一挺,全死了,有人看到被煙熏到的人,整個腦袋上的皮肉瞬間腐化,僅剩下和肉身相連的骷顱腦袋。

眾人麵色詫異,遠遠的躲開那口妖魅的巨鍾,隻見黑煙濃烈彌漫,逐漸將整個巨鍾完全遮蔽,這時一個身穿白袍、駝背、白胡子的老頭,赤腳從黑煙內走了出來,尤其是白胡子長的都挨到了地麵。

駝背老頭在河灘上走來走去,看著表情僵硬的眾人,最後駝背老頭突然亢奮的狂笑,邊說道:“出來了,終於出來了,老朽被困兩千多年了…槐樹村來了外邊的人,傷了無數水族,河神動怒要白大王點卯!就在萬魔窟,你們殺孽太重,應該有一半人去報到。沒去點卯的人,記住以後每年七月十五,都要三牲祭品外加活人祭祀,都要記住了就在大槐樹下,不然白大王就會發大水,將這附近的所有村子全都淹掉,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