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才的概念
口才是基於人際溝通、人際交往的現實需要而產生的,而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從表現形式看分為書麵語和口語。口才是在口語交際中表現出來的。
什麼是口才?對於這個概念的理解也是因人而異。比如,有人認為,口才是說話的能力,駕馭語言的能力;也有人認為,口才就是詭辯……那麼,口才究竟是什麼呢?
籠統地講,口才就是說話能力。口才是口語表達的才能。根據《辭源》的解釋“口才”也作“口材”,是指“善於說話的才能”。《現代漢語詞典》認為“口才”就是“說話的才能”。具體地說,口才是人們在各種口語交往活動中,根據特定的交往目的,切合特定的語境,準確、得體、恰當、生動、巧妙地表情達意、傳遞信息,以取得良好交往效果的才能。
從語言交際學的角度看,口才是以口語的標準語音為物質外殼,以口語詞彙為建築材料,以現代漢語語法為結構規律,以表達主體(人)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應為內容的思維表達過程或信息傳遞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講,口才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品格、智慧、學識、素養、個性、氣質、才能的綜合反映。
有一次,英國工黨領袖威爾遜在作公開演講。他的政敵安排了一個無賴在台下起哄:“別聽他的!狗屎!垃圾!”聽眾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過去,大家都以為有好戲看了。
隻見威爾遜輕鬆一笑,接著說:“大家看看,這位先生真的太著急了,其實我馬上就要講到您剛才所提到的治理城市汙染的問題了!”然後不慌不忙地講起了治汙政策。
頓時聽眾的掌聲、叫好聲響成一片,大家被威爾遜出眾的口才、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廣闊的胸懷深深折服了。
威爾遜用簡單的一句話,毫不經意地避開鋒芒,卸去對手的發力,然後又和風細雨將對方打回原地,並不讓對方失去體麵。結果,他不僅沒有樹敵,反而在逆境中贏得了更多的敬重和支持。威爾遜的講話詞語不多,詞藻也不華麗,隻是短短的一句話,卻有效地解決了問題。
二、口才的特征
口才是口語交際的才能。與其他事物一樣,口才也有自身的特點,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目的性
口語交際是一種有明確意圖的言語活動,無論正式的演講,還是隨意的閑聊都源於一定的功能、意圖和目的。一個人如果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完全不顧及聽眾的反應,為表達而表達,那不是真正的口才。隻有說話目的明確,並運用口語表達技巧,最終達到了說話目的,才算得上有口才。總體說來施展口才有兩個目的:“通意”和“悟他”。所謂“通意”,就是溝通思想;所謂“悟他”,就是領悟他人。
一位顧客買牛奶,售貨員隻給了半杯。
顧客說:“請給我一把鋸子!”
“幹什麼。”
“把這杯子上麵空著的地方鋸掉,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一杯了。”
售貨員一邊笑,一邊又給他加滿了杯子。
顧客對售貨員的做法不滿,他沒有直露地說出,而是結合場景,說要鋸子鋸杯子,使半杯牛奶變成滿杯,利用這樣的非常話語,來引起售貨員的注意,暗示話中有話。售貨員解讀了話語的意思,愉快地接受了意見,給他加滿了牛奶,顧客實現了溝通的目的,取得了圓滿的交談效果。
(二)獨特性
與書麵語言相比較,口語交際的獨特性表現在:
1.口語交際的直接性。口語交際者麵對麵的交流,中間沒有阻隔,角色可以隨時轉換,形成雙向或多向交流。
2.口語傳播的暫留性。口語是以聲波為載體進行傳播的,稍縱即逝,存留的時間極短。這一特點使得說出來的話不能收回,或加以修改。
3.形式的簡散性,主要表現在用詞造句方麵。口語表達用語簡略,多用短句、省略句,語法較自由;語句結構鬆散,中間停頓多;用詞自由廣泛,靈活多變,多用單音詞、縮略詞等。
4.利用聲音的變化幫助傳情達意。同樣的一句話,由於說話人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聲音的輕重、音量的大小的不同,而傳情達意有所不同。如這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