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老化身 -- 中國(3 / 3)

莫高窟的壁畫富麗多彩,有各種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麵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曆史變遷的藝術再現。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飛天是侍奉佛陀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衝雲霄;有的從空中俯衝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遊龍;有的則隨風漫卷,悠然自得。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呈獻給人們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象世界。

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是中國雲南境內著名的佛教建築,三塔在曆史上代表了曾經的大理國文明,如今除了位列中國南方最古老雄偉的建築之一外,還是整個雲南省古代曆史文化的象征。1961年3月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理三塔呈三足鼎立之勢矗立在崇聖寺正前方,以寺為名,取名崇聖寺三塔。崇聖寺初建於南詔豐佑年間,即公元824-859年。寺廟大部分在清代鹹豐和同治年間已經毀壞,隻有三座塔完好地保留了下來。該組建築群位於大理古城以北1.5千米處的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麵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布局齊整,保存完善,外觀造型相互協調。大塔協領兩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時又襯托出小塔的玲瓏雅致;小塔緊隨大塔,襯托出大塔的高大雄偉。三塔布局成鼎足之勢,高聳藍天,成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是我國南方最壯麗的塔群。大理三塔與遠處的蒼山、洱海相互輝映,點綴出古城大理的曆史風韻,雖經曆了千年風雨剝蝕和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無損。

“東方之珠”香港

香港位於中國南海之濱珠江口東側,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61個大小島嶼)組成,北隔深圳河與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相接。西與澳門隔海相望,相距僅有61千米。

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是著名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自由港,被譽為“東方之珠”、“動感之都”、“購物天堂”、“美食之都”。香港的現代化氣息濃鬱,經濟、通訊、科技、交通、生活、娛樂都處於世界發展水平的前沿,尤為著名的是香港的電影業,對世界的電影業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香港每年都主辦各種類型文化、康樂、體育活動,較大型的活動包括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綜藝合家歡、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六人木球賽和有影響力的國際賽馬。

香港還是著名的不夜城。中環、灣仔駱克道、銅鑼灣和尖沙咀都有很多酒吧、夜總會和酒廊,是居民和遊客遊覽光顧的場所。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人們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表達對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讚美。

在這座有悠久曆史的文化名城中,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種,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嶽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泉等最為著名。

然而,最讓杭州著稱於世的,還是美麗的西湖山水。西湖,她擁有三麵環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迷倒眾生。

曆史上的西湖曾有過“日日笙歌舞不休”的時光。南宋遷都後,因政府的偏安、腐化,地方官員們一度過著苟且偷安、紙醉金迷的日子。他們把昔日平靜的西湖變成了歌舞升平的喧鬧場所,但同時也給西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華,斷橋殘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鍾等著名的“西湖十景”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

國旗

中國國旗為五星紅旗,國旗上的紅色象征革命,在國旗左上方是一顆黃色大五角星,周圍有四顆黃色小五角星,四顆小星各有一個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象征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

必備知識

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漢語普通話

中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

旅行指南

中國地大物博,國土跨越幾個氣候帶,自然也就擁有千變萬化的旖旎風光。如果你喜歡千裏冰封的北國,那就去童話般的冰雪世界哈爾濱;如果你想去感受儒家文化,那麼就去山東曲阜,那裏是孔子的故裏;如果你想欣賞人間最美的風景,神奇的九寨溝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