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管理是與人類社會的生產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活動,隨著社會共同勞動的規模日益擴大,勞動分工協作的日益精細化,社會化大生產的日趨複雜,它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顯著。因此,科學、民主和高效的管理早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重要途徑,成為社會運行和職業分工的專門領域。

人們在生產和生活的過程中,為了能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或個人願望,通過各種途徑去探索、總結和學習管理的經驗,這一切促使管理學的理論和實踐不斷發展。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到中國來投資經營,它們全新的經營理念和方式不斷改變著我們周圍的環境;而日益增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去開拓國外的市場,它們也學到很多新的經營理念和方式,大家在相互競爭和合作的氛圍中不斷豐富管理學的經典理論,共同推動這一學科向前發展。

管理學作為一門運用多種領域的知識和方法研究、分析和論述管理的科學,為人們提供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有關組織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正是由於其廣泛的指導性,管理學日益成為一門普及性的科學。無論個人還是組織,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和目的,越來越多的人拿起管理學的教科書開始閱讀和學習。

目前,市場上管理學的教材很多,有國外原版翻譯過來的,也有國內的學者編寫的,各種版本的教材在研究的視角和內容的難易及側重點方麵各有不同。筆者長期從事管理學的教學及相關培訓工作,所傳授的對象有在校的本科生,也有在職的遠程和成教學生,有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也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管理人員。從編寫的目的來看,我們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不僅能了解西方管理學的發展演變過程,同時也能了解中國自己的一些管理成就;希望讀者不僅能掌握管理學的最基本的理論,同時也能了解管理學的最新發展;當然,最主要的是希望閱讀者在掌握一定管理理論的前提下,能運用管理學的基本方法從事具體的管理工作。

本書共分13章。第一章介紹管理的含義,闡述管理者在組織中的分類以及各自的職責角色,描述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闡述管理學的學科特點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係統分析西方從古代到現代的管理思想的演變和發展,各個時期的主要觀點及評論;分析中國古代、近代主要的管理思想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管理思想的發展變遷,在此基礎上,提出管理思想發展的新趨勢。第三章對管理環境進行係統分析,並提出管理環境的分析方法。第四章闡述組織目標的特點,分析目標管理的步驟以及製定和運用目標的技巧。第五章介紹決策的類型和方法,分析其過程及影響因素。第六章闡述製訂計劃的目的和過程,介紹計劃的製訂方法。第七章闡述主要的組織理論,分析權力的配置過程,介紹組織結構的設計原則及基本形式。第八章分析人員配備的任務、程序和原則,對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和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進行歸納。第九章分析領導影響力的主要來源,論述領導者的素質及角色理論、領導行為理論、領導權變理論,同時對學習型組織及其領導模式進行探討。第十章分析溝通的含義及過程,並對人際溝通中的障礙和組織溝通中的類型與方式進行探討。第十一章在分析動機理論的基礎上,闡述激勵的過程及其主要的理論,並探討基本的技巧。第十二章闡述控製的過程和焦點,並對控製的基本方法進行分析。第十三章分析組織變革的原理和動力、阻力,闡述管理變革的類型和方法,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動因與步驟。為了便於學習,每章都附有案例和一些小材料,有的案例已作了一定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