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名字的故事(1 / 2)

悸動的青春(橄欖葉)

我叫葉快紫。

據我姥姥說當初起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媽媽跟爸爸舌頭大戰了三天三夜,最後還是媽媽高舉了勝利的旗幟。

說到這個名字,姥姥不無得意。姥姥年輕時候是個辣妹子,性格直爽做起事來風風火火,不知為何她對“快”這個字情有獨鍾。媽媽剛出生的時候就要被姥姥起名叫快快的,但我一向性格溫和的姥爺這次可說什麼也不同意,並自己為媽媽起了一個文雅的名字叫月影,這使得媽媽對姥爺感激不盡。

我得出了結論:媽媽為了彌補當年對姥姥的愧疚,所以在我的名字上起了個快字。但顯然媽媽的愧疚還不夠深,因為快字後麵還加了個媽媽最喜歡的“紫”。

於是我成了大家含在嘴裏、比劃在手中的“筷子”。

小時候脾氣不好,一聽到別的小朋友這樣似乎是帶著嘲笑的成分叫我時,便一個拳頭揮了過去,下場往往是被媽媽揪著耳朵去賠罪道歉。

結果又引起了一場家庭戰爭。

因為每次奶奶看到她惟一的孫女因為她也不喜歡的名字問題而哭得雙眼紅腫時總要說媽媽幾句,而正覺得在別人家裏受了氣的媽媽也開始頂奶奶的嘴。於是我便站在一旁忘了疼痛地津津有味地看起了這場婆媳之戰,那感覺比揮別人一拳頭還爽。

最無辜讓人同情的要數站在一旁束手無策,幫哪一個都不是而幹著急的爸爸了。

同情歸同情,我還是樂此不疲,決定要和這個名字抗爭到底。

這種情況多起來媽媽也是煩不勝煩,再加上奶奶不時的嘮叨更是覺得名字起得不好,但又礙於固執的姥姥不好開口說改名。

終於在我七歲那一年,英明的姥爺宣稱為我改名,大概他也早就不爽這個名字好久了,才決定當個替罪羔羊。

從此我就叫做葉快樂。

雖然改了名,但是家裏還是叫我阿紫。七年的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改的,特別是媽媽總是拖長聲音叫得無比好聽。

以前不明白媽媽怎麼對“阿紫”這個名字那麼情有獨鍾。直到上了六年級,看了那部《天龍八部》,看到媽媽每每喝令我回房間做作業自己卻抱著枕頭看到情不自禁時,心裏對那刁鑽野蠻並且自私的“阿紫”特別的咬牙切齒。

直到有一次,我看到“阿紫”又在欺負別人的時候,情不自禁地罵了一句,這可不得了,媽媽對我可發了好大一陣脾氣。訴說了“阿紫”種種的優點甚至被她對喬峰的感情感動時,我就認為媽媽中毒太深了,也在此時才明白了我為什麼叫阿紫,爸爸這時用過來人的經驗警告我千萬不能在媽媽的麵前說“阿紫”的不是。

我用懷疑的目光望著爸爸,質問:“既然如此你為什麼會娶媽媽,你不怕她像那個‘阿紫’一樣嗎?”爸爸則表現出一臉上了賊船的樣子。

我深深覺得委屈,為什麼媽媽喜歡的不是絕世美女的王語嫣、機智過人的黃容或天仙般脫俗的小龍女呢,偏偏喜歡上誰都不喜歡的刁鑽“阿紫”。

“阿紫”是媽媽的偶像,現在說說我的偶像。不是謝霆鋒也不是成龍更不是小燕子,隻要你一進我的房間就能看見一幅巨畫是一個相貌斯文的中年男人,他就是寫了近一百多本的科幻小說的小說家倪匡(那是我好不容易弄來,媽媽好幾次都要撕掉他,我曾私底下聽媽媽對爸爸說我是不是有戀父情結,這讓我狂笑不已)。

倪匡寫的韋斯利我從六年級開始看早已看完了。書架的課外書,除了《衛斯理》就是《雞皮疙瘩係列》要不就是什麼凶殺案、木乃伊複活之類,看了絕對能讓人心驚肉跳的。圖書的畫麵了都十分驚悚駭人。

基本上媽媽進我房間都不敢多望我的書架一眼。雖然她強行幾次要毀掉書,但都在我的據理力爭外加爸爸推波助瀾下作罷。

因為我二十歲了,按照法律的說法我擁有許多自主的權利。奈何的是我生在中國,所以有許多權利還被媽媽掌控住。

高中被糊裏糊塗地混過去了,最後考上了本市的一座中層次的大學。為此,媽媽可是發了好大的一陣脾氣,因為媽媽望女成鳳的野心可不小,她希望我能讀到博士後呢,所以我雖然是在上大學,但在家裏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麵都被媽媽管得比小學生還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