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失意的曆史係教授(1 / 3)

晚上十一點,朱安正坐在辦公室裏麵對著電腦書寫著他的論文,論文的名字就是《明王朝覆滅始末》,作為淮海大學知名的曆史學教授,朱安對於明清曆史研究最深,最讓他感到憂愁的便是曆史界幾乎所有的專家教授都說過的那句話。

崇禎帝,不是亡國之君,確是亡國之運,明王朝腐敗到了極點,到他這一代,已然病入膏肓。

這篇論文是要在明日發給省內的知名雜誌所用,而朱安坐在電腦旁邊的時間已經超過了六個小時,關於論文,他不止一次的修改,總覺得有些不對。

論文最無力的一點就是關於崇禎皇帝的描述,關於崇禎皇帝,史學已經給出了定論,可朱安卻不在同那種定論。

崇禎皇帝的功過辯論,許多知名教授也不止一次的一起坐下討論,最大的功便是鏟除了閹黨,蕩平了吏治,而最大的過便是錯殺袁崇煥,自絕長城。

而在眾多的專家教授之中顯得有些年輕的朱安,卻抱有不同的想法。

首先殲滅閹黨,雖說讓吏治顯得有些開朗,可八股取士的文官沾滿殿堂,衍生了一個又一個黨派,事事關心的東林黨也卷土重生,各個黨派之間黨同伐異,可治理國家,不僅僅需要張居正這樣子的賢相,也需要一些陰謀狡詐的人,給皇帝出一些那些文官不敢出的治國良策,而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真的有實力威脅到崇禎皇帝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從崇禎皇帝處理魏忠賢就可以看出,新登大寶的崇禎皇帝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給消滅,太監的權利來自於帝王,若是帝王不在寵信與他,他頭頂上麵的光環也會一一喪失,依附著他的走狗也會土崩瓦解。

至於袁崇煥,滿清用離間之計,讓崇禎皇帝殺了袁崇煥,可是當時袁崇煥真的沒罪嗎?

熟悉那段曆史的人都知道,袁崇煥有幾條大罪。

第一罪,誅殺總兵毛文龍,致使毛文龍手下投靠滿清。

第二罪,君前失誼,崇禎皇帝召見袁崇煥的時候,袁崇煥曾說五年複遼之類的大話。

第三罪,守土不力,滿清鐵騎到達了北京城下。

還有許多眾說紛紜的罪過,比如通敵賣國,與滿清和議之類,換上任何君王,對待這樣的臣子也絕對不會手下留情,更何況是崇禎皇帝,身上頗有古代賢君的氣象。

袁崇煥究竟是不是冤枉,都不知曉,可是把他的死當作明帝國覆滅的導火索卻是誇大其詞,攻破明朝京師的不是滿清,而是李自成,嚴格來說,明王朝是內部自我毀滅,而不能說是被外敵所滅。

這些都是朱安的認識,可是如果放在論文之中寫了出來,那又是一場風波,這打破了曆史界固定的認知。

朱安歎了一口氣,合上電腦,他還是沒有勇氣把自己的想法給寫出來,雖然被評為教授,可是他的年紀不大,有些老一點的專家對他也有一些看出,如果論文發表,學校也會有些壓力。

論文完成了,不過卻跟他自己內心的想法大相徑庭,延續著過往的一些認知,把所有的罪責都一股腦的推給了崇禎皇帝。

朱安出了辦公室後,長長的走廊上麵空無一人,因為這是淮海大學的教授辦公樓,這個時間,老師們也都回家了。

不知為何,朱安突然覺得有些心慌,總覺得有些事情要發生一樣,就像動物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