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星期五
“社會邪惡”何處覓?
富足時代也有“社會邪惡”嗎?答案是肯定的。隻是同一百年前比,現在得花一點力氣才能弄清楚什麼是社會邪惡。一百年前,人們並不那麼感到孤獨,現在孤獨卻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病。這是一種富裕條件下的新型社會邪惡。一百年前,人們對各種機構——銀行、保險公司、醫院、康複中心、警察局等——充滿了敬意,現在大家對機構卻充滿了敵意。這又是一種富裕條件下的新型社會邪惡。富裕帶來了自由,帶來了更大程度的個人主義,也隨之帶來了一個錯誤認識:機構對個人自由構成了威脅,甚至具有壓迫性。人們似乎忘記了機構對於社會的服務功能,忘記了正是由於機構的存在,社會才得以有序和穩定。今天,貧窮仍是一種社會邪惡,這可能表現為兩個孩子得擠在一張床上睡覺,也可能表現為臥室裏沒有電視可看。這也是社會邪惡相對貧窮作為一種社會邪惡,一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這是第四台今天討論的話題。
7月21日星期六
“卑微”的聖埃德蒙學院
受北京國際戰略研究所茅風華邀請,中午在溫和的陽光下騎車去到位於城堡街附近的聖埃德蒙學院(St.Edmund's College)用餐。
原先以為,風華在電郵上說他所在學院是一個“卑微的小學院”,隻是一種調侃和自謙。來到這裏,才發現與國王、三一、聖約翰、克萊爾等老牌學院相比,聖埃德蒙學院的確又“小”又“卑微”。沒有金碧輝煌的教堂,沒有裝修精美的大院廳;雖然有一個“院”(劍橋的學院通常用四至六層高的樓房圍起來的一個院子,中間是草坪花園)格局,但學生宿舍樓所用建築材料明顯較差,維修狀況也不好,草地和樹木看上去已很久沒有施肥修剪。吃飯時又發現,牆上掛的院長油畫肖像隻有七八副,遠不如老牌學院的肖像多,這說明學院曆史不長;肖像質量也欠佳,這又說明學院經濟狀況不好,請不起好畫師,畫框質量欠佳也說明了這一點。然而,午飯質量之好卻出乎意料。湯羹、主菜(鱈魚或羊肉)、副菜、餐後點心、水果、酸奶、麵包一應俱全。更讓人驚訝的是,所有這一切加在一起才花了三鎊,風華認為這個學院之所以有這麼好的飯菜,全賴它的既“小”且“卑微”。
這話從何說起?從有關介紹中得知,聖埃德蒙學院是劍橋所有學院中唯一一所天主教學院,在聖公會背景學院林立的情況下,是絕對少數派,屬於弱勢群體。自亨利八世拒絕承認羅馬教皇權威及清教革命以來,英國國教聖公會一統天下,把天主教徒視為異端,實行殘酷的迫害政策,天主教不得不轉入地下。直至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宗教寬容理念深入人心,英國才解除了限製天主教徒活動的禁令,埃德蒙學院才得以成立。即便如此,在成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聖埃德蒙仍然隻是一個培養天主教神職人員的神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聖埃德蒙學院才開始設置現代學科,但直到1996年才被正式承認為一般學院。這個學院對自己的先天劣勢有清醒的認識,製訂了吸引學生的優惠政策,因而有價廉物美的學院餐。風華說,他所住那間十二平米寬敞明亮的房子,包夥食費,一個學期三個月竟隻付一千英鎊。這點錢,在劍橋市區絕大多數地方隻能租一個狀況一般甚至較差的房間,根本不可能包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