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大漠孤煙直(1 / 3)

公主傳奇之和親(安若夕)

楔子

公元七八五年,唐貞和元年,在經過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唐明皇的開元盛世之後,大唐開始由昌盛繁華的輝煌歲月逐漸轉入衰落之中,尤其在經曆了安史之亂後,外有土蕃回鶻突厥南詔等外患,內有藩鎮割據等憂慮,唐德宗即位後,力圖削藩,於建中二年使用武力削弱各藩,但曆經五年未果,使得割劇局麵進一步深化,史稱奉天之難。在奉天之難後,大唐與各方藩鎮表麵上達成統一,而與四大外藩則形成了劍拔弩張之勢,四大外藩莫不想尋勢作亂,以漁大唐無力發兵之時。

唐德宗此時獨自在禦書房憂心忡忡,如今北有回鶻不斷進犯,西有吐蕃年年作亂,而且氣焰囂張,似乎已經不滿於和先帝訂下的邊關合約,連連有意無意的毀約,在和大臣們商討後,朝中似乎一致認為和親是最佳上策,既可締結連姻,又可平定邊關,又不用勞民傷財,唐德宗也認為這是上策,可是雖說他有多位公主,但真的要讓誰去和親,他還是真的舍不得。

太子李誦二皇子李誼長公主貞穆三皇子李諶為詔德皇後王氏所生,貞穆年已雙十有三,已經出閣為人妻,四皇子李諒二公主義陽五皇子李詳為蔣貴妃所生,義陽雙十年華,也已定了婚約,三公主莊華六皇子李謙為辰淑妃所生,莊華年方十八,尚未婚配,四公主臨真七皇子李誡七公主文安為柳德妃所生,臨真十八,文安十四,都待字閨中,五公主永陽八皇子李諤八公主鹹安為王賢妃所生,永陽十七,鹹安十四,六公主普寧九公主義章十公主晉平和九皇子李誠為萬惠妃所生,普寧十五,義章八歲,晉平六歲,也就是說,和親人選隻能在莊華、臨真、永陽三人身上決定,可是這三人,都是唐德宗平時最為意氣風發,最為驕傲的公主,他又怎麼舍得讓她們去那蠻夷之地受苦呢。

看來今夜又得無眠了。

唐德宗對著明月沉思,心中還在想著該派哪一位公主前去和親,尚在憂慮,隻聽庭前傳來辰淑妃覲見,辰貴妃手捧鑲金托盤,人未到聲先聞,“皇上,臣妾看皇上深夜未眠,肯定又是為了國事煩憂而忘了自己的身子,於是命了禦廚做了皇上素日最喜歡的湯點,懇請皇上進食。”

“有勞淑妃了。”唐德宗拿起湯勺,舀了一個丸子,剛想往嘴裏送,就聽辰淑妃看似不經意地問道:“不知皇上對和親人選有了定奪沒有,可是哪一個公主這麼有福,可以擔此重任,為國家,為萬民而去。”

唐德宗一聽就把抬了一半的手放下了,皺著眉頭,不語。

辰淑妃看了,把手搭在唐德宗的臂腕,幽幽說道:“臣妾倒想讓莊華去擔這個名,本來這就是一件喜事,又是為了整個天下,莊華於情於理都該為了大唐前去,但臣妾就這麼一個女兒,華兒又率性而為,臣妾真的是舍不得她前去那遙遠的蠻地,華兒的外公,定也是不想她前去的,她這一去,臣妾就再見不著她了,唉,要是慶兒還在就好了,臣妾也就不至於會有這麼私心的想法了,嗚嗚。”說完還輕輕地啜泣起來。

辰淑妃提到瑞慶,唐德宗不由想起來,那尚不足六歲就夭折的女兒,想起她天真浪漫的神情,昔日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加之辰淑妃在一旁的哭聲,也不覺得漸漸動容起來。

“皇上——”

“唉”唐德宗歎了一口氣,“你別說了,朕不會派莊華去就是了。”

“謝皇上。”辰淑妃破泣而笑,“臣妾替華兒謝過皇恩,皇上,夜深了,請皇上早點歇息,臣妾退下了。”

唐德宗看著辰淑妃遠去的身影,不覺更加煩愁,未到半晌,傳來王賢妃儆見,唐德宗不想也知她所為何事,果然,王賢妃一來就說道:“皇上,不知前去突厥和親的公主定了沒有,若是沒有,臣妾倒想推薦一個人選。”

“哦,說來聽聽。”

“臣妾所說之人是臨真,皇上,臨真不論相貌,氣質,還是品德,都是眾公主中一等一的人才,為人又溫和恭親,說到和親人選,臨真確是不二人選。”

“永陽不也是不相伯仲?”

“永兒哪能比得上,永兒說過,這世上她敬佩的沒有幾個人,這四姐姐就是一個,而且臣妾的哥哥說過,南海龍世家有意與他結親,無奈哥哥膝下無女,前段時間正與臣妾商議可否讓永兒嫁與龍世家,皇上,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唐德宗一怔,南海龍世家可是富甲半國,每年向皇家進貢的銀兩就不知多少,這世家稱號也是曆代皇家所賜,由此可見他的殷實,若是能與此家族結親,對於朝廷自然是如虎添翼。唐德宗捋了捋胡子,沉浸在思量中。

“皇上”王賢妃心中暗喜,知是已經說服了唐德宗,此刻隻等皇上金口一開,她的永兒自然可以免去那蠻夷之地了。

“不知臣妾這個提議可稱皇上心意?”

“罷了罷了,永陽也別去了,朕再另立人選。”

“謝皇上,皇上英名,臣妾告退,請皇上早點歇息。”

唐德宗歎了一口氣,如此看來,和親人選也就剩下一人了,隻是,他又該如何麵對柳德妃呢?

一路隊伍浩浩蕩蕩的向著大漠西北方向行去,依次是步兵,騎兵,射手和近衛隊,另有一路人馬負責押送公主的陪嫁物件,此為護送大唐四公主臨真公主前去突厥和突厥汗王達勒和親的隊伍,他們已經行走了一個多月,約莫再走半個月就能到達突厥,此刻在馬車內,臨真歎了一口氣,不曉得母後是否還在傷心不能為她挽回這個局麵,她知曉,身為公主的她是不能輕易選擇自己的婚姻大事,可是就算同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也是有權貴之分的,比如莊華有個當朝中書令的外祖父,比如永陽有富可敵國的一代梟商的舅父,而她臨真,雖為公主,也同為父皇所寵愛,但在宮廷爭鬥中則不可避免要敗下陣來,因為她沒有權勢之上的權勢,但她倒是看得開,身在帝王之家,有些事是避不可免,隻是苦了她的母後,總是為她幾個操心,她的事,從和親之日起就要由她自己負責,隻望李誡和文安可以代她多盡孝道,此去突厥,不曉得何日還有再見之日,臨真倚在檀木雕的臥椅上,想起一個月前父皇的召見,她的眉頭就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