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品相關(1 / 1)

寫此文之前,我出於對曆史的尊重,先指出幾處會出現的與曆史不符之處。我寫的是小說,小說是杜撰出來的,他可以加進去很多曆史色彩,但是最終走向還是脫離曆史,衍生出自己的故事。

如果我照搬曆史,就不是在寫小說,而是在整理司馬遷的史記。大家隻管當小說看就好,千萬不要尋源追溯曆史。

下麵粗略說一下本文與曆史不符之處。

關於硯台:

硯亦稱為研,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硯台是伴隨著筆和墨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最早出現的硯台是石硯。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製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於是硯台才開始發展起來。

至於周朝的硯台,沒有曆史考證,我在文中純屬杜撰。

關於墨:

《述古書法纂》載:西周“邢夷始製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

中國春秋戰國以及夏商周的人類書寫工具有筆、墨、刀、削簡牘上的文字用筆墨書寫。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錯誤的文字並非用於刻字,還有是用分簽蘸墨,然後再在絲做的絹布上寫字。

所以墨是存在的,隻是當時還是篆刻居多。

關於銀票,銀兩:

西周時期的貨幣天然海貝仍是重要貨幣金屬貨幣廣泛使用已經出現青銅貝幣。

銀票,銀兩用起來比較通俗,扭曲曆史這點雖然有些會離譜點,但是故事就是故事。

關於以下將會出現的不存在的人物我就不多說了,曆史上存在的人物隻是在給我所杜撰的人物跑個龍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