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改革要穩步推向前進,一方麵要弘揚湖湘文化敢為人先,不甘人後的信心和決心,與體育湘軍、文藝湘軍、出版湘軍一道創造新的戰績和光榮;一方麵要加強組織領導,既要有大局意識、全盤觀念,又要鼓勵競爭、發揮特色,在全省營造一個良好的新聞改革氛圍。
二、關於輿論監督
李瑞環對監督有一段精辟的論述。他說:“新聞輿論的監督,實際是人民的監督,是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工具,對黨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的監督,是黨和人民通過新聞工具對社會進行監督。”輿論監督與典型宣傳、熱點引導並稱為新聞宣傳的“三大件”,很重要,也很敏感。我省的輿論監督這幾年總的來說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各媒體以追求良好的社會效益為目標,抓熱點,觸焦點,碰難點,不畏難不怕險不怕苦,大部分報道做到了堅持黨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講求批評的藝術性與靈活性,把握了正麵宣傳為主的方針與正確的輿論導向,較好地履行了媒體輿論監督的職能。一些媒體注意加大輿論監督的力度,有些還開辟了專題,對不良的社會現象及時予以批評;對某些部門工作中出現的偏差,我們的媒體也積極給予糾正和引導。如《湖南日報》的係列報道“示範窗口追蹤”就是成功的範例。在這些年輿論監督的進行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監督的力度在進一步加大,監督的水平在進一步提高,監督的效益也在進一步增強。正確、有效、適度、有序的輿論監督,為維護我省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麵,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但不能否認的是,我省的輿論監督也出現過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有時因為對“度”的把握不當而造成了負麵影響。如最近影響較大的對嘉禾高考舞弊案的報道,對湖南的形象、給有關部門的工作就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我省輿論監督這些年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一些媒體在認識上和行動上存在誤區,主要體現在:①把新聞炒作與輿論監督等同起來;②把新聞獵奇與輿論監督等同起來;③把批評報道與輿論監督等同起來;④把輿論導向與輿論監督等同起來。這些不僅違反了新聞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也危害了輿論監督形象與作用。這些問題與誤區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輿論監督作為媒體的一種重要手段和工具,盡管不像行政、司法監督那樣具有法規的法製性和行政的約束力,但由於它的特殊作用和監督方式,決定了它在社會運行過程中具有顯著的作用和功能。開展得好,就有利於疏導情緒、化解矛盾、促進工作、維護穩定,有利於了解民情、輿情,反映民心、民意,集中民智、民力,有利於增大民主監督的力度;開展得不好,則可能會帶來一些惡劣的、不利的負麵影響,容易失控。如何搞好輿論監督,是新聞報道業務中一個具體的範疇,各媒體都會有自己的高見。在這裏,我們特別強調兩點,一是從選題和主題上,要講求監督的目的和範疇,主要的是:①選擇黨和政府人民群眾共同關心的問題;②選擇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問題;③選擇通過輿論監督可以影響社會輿論和改進工作的。二是一定要講求輿論監督的方式與方法。力爭應做到“十要”“十不要”,即一要有勇氣和膽量,不要畏難怕險;二要明確主體,自覺擺正位置,不要隨心所欲;三要與人為善,救病治人,不要居高臨下,冷眼旁觀;四要真實準確,留有餘地,不要主觀臆斷,誇大其詞;五要用事實說話,淡化評說意識,不要妄下結論;六要審時度勢,把握好時宜,注重社會效果,不要片麵追求“轟動效應”;七要選擇典型事例和熱門話題,不要全麵幹預,四麵出擊;八要堅持真理,有錯必糾,不要文過飾非,置若罔聞;九要遵守職業道德和紀律,不要以感情代替政策;十要注意反饋,報道過程,報道結果看準了要一追到底,不要風過無影,虎頭蛇尾。如果我們的媒體都能真正做到或者接近這些要求,就一定能大大提高輿論監督的水平,充分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的職能。在抓好輿論監督工作上,我們特別要向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學習,他們每次開展的輿論監督不僅影響廣泛,對實際工作產生很強的推動作用,而且很少紕漏,讓被批評的部門和個人不得不服。朱鎔基總理在視察中央電視台時充分肯定了輿論監督的作用,贈給編輯、記者四句話:“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我省媒體的輿論監督與中央台比還有較大差距,衛視《新聞觀察》、有線台《流動記者站》成績不小,但問題也有。如何更好地借鑒成功經驗,搞好輿論監督,值得進一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