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發展群眾文化
要切實貫徹好十四屆六中全會《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和去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幹意見》的精神,切實解決好我省群眾文化事業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我們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下大力氣把群眾文化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加大投入。群眾文化事業是一項社會事業,社會事業需要依靠全社會的力量來辦,各級黨委和文化行政部門以及相關業務部門要發揮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大精力的投入,各有關部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和投入群眾文化工作,要把群眾文化工作作為今年和今後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來規劃、安排和實施。現在有一種不好的偏向,覺得抓專業文化更順手、更容易見成效,抓群眾文化難度大,不易見成效。我們必須克服這種偏向。要知道文化的生命在於人民群眾之中;專業文化要抓,但專業文化也必須植根於群眾文化的土壤之中,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今後我們要提倡“兩眼向下”,把關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層,更多地關注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現在一些地方和單位熱衷於搞綜藝性文藝晚會,耗資巨大。針對這種情況,今年文化部發出了《關於對舉辦大型文藝活動實行嚴格管理的通知》,要求舉辦大型文藝活動要報批,提倡多舉辦群眾性文藝演出,把錢用在有效地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上來,不搞耗資巨大的綜合性文藝演出,各地要嚴格執行。其次要加大人財物方麵的投入。要搞好群眾文化工作,必須有一支健全的群眾文化工作隊伍,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今年要想辦法把鄉鎮、社區、街道的文化工作隊伍健全起來。不管你用什麼形式,正式職工也好,招聘的也好,其他形式的也好,總之要把人員配備起來。最近省委常委辦公會議在聽取省文化廳工作彙報後,明確表示在鄉鎮機構改革中,文化輔導員一定要保留。群藝館、文化館要切實發揮好指導、輔導作用,把工作做到基層,發現、培訓一批文化骨幹。省群藝館和省電大聯合舉辦的群文大專班,培養了一批人才,要為他們提供條件,讓他們樂於在基層工作,不要翅膀硬了,人就飛走了。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在這方麵多做些工作。資金的投入也很重要,要完善設施,要穩定隊伍,要開展活動,都離不開資金投入。文化部門一方麵要積極爭取當地財政的支持,另一方麵要注意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自身潛力,以文生財,以文補文。同時,要注意調動社會辦文化的積極性,依靠社會,服務社會,社會文化社會辦。當然,文化部門在經濟實力上可能比較薄弱一些,但我還是說一句老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事在人為。文化部門有人所沒有、人所不及的優勢,隻要把這些優勢發揮好了,文化部門一定能獲得大的發展。在資金投入上,今年要進一步加強文化設施建設。現在限製興建樓堂館所,能不能擠出資金來搞點文化設施建設。今年省裏已規劃和投資興建了一些文化設施,各地能不能也考慮在這方麵下點功夫。
二要精心組織。群眾文化涉及麵廣、自發性強。在群眾文化工作中,各級宣傳、文化部門重要的職能之一就是組織、協調。在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方麵,我們應該說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全省每年都有一兩次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比如前些年組織的全省“愛祖國、愛湖南、愛家鄉”群眾合唱節、去年組織的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群眾歌詠活動,都很有水平。今年我們將舉行全省老年合唱節,各地要積極參與,精心組織。省裏將在老人節前後舉行一場展示演出。今年要注意把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點放在城市的社區、農村的鄉鎮。城市社區文化要積極探索開展廣場文化,農村鄉鎮文化方麵要積極探索開展集鎮文化、墟場文化。廣場文化是一種參與麵廣、群眾性強、影響大、綜合效益明顯的文化活動形式,可以在城市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上海市的外灘廣場音樂會已經成為上海市民的一種精神文化禮儀活動,成為上海市的一種文化形象的體現。今年各地要學習、推廣株洲市“周周樂”廣場文化活動的經驗。我們不強求一律,不要求都有株洲市這樣的規模、這樣的頻率,但要求各地開動腦筋,因地製宜,積極探索開展富有本地特色的適合本地開展的社區文化形式。現在提倡政府由辦文化轉向管文化,組織示範性、導向性的文化活動也是管文化的一種形式。這種示範性、導向性的活動要少而精,各地每年要選準一兩個點、一兩項活動,精心策劃,精心組織,使它真正發揮示範性、導向性的作用,以此帶動群眾文化的全麵繁榮。
三要加強管理。“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是我們宣傳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針。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在抓繁榮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消極的東西,怎麼辦?要靠抓管理來解決。現在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是很高的,但是群眾選擇和參與文化活動也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盲目性。作為文化部門來說,就要大力倡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對於那些封建迷信的、偽科學的、低級庸俗的文化活動要堅決掃除,要切實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確保文化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文化市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決不允許成為腐朽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場所。現在對文化市場存在的問題群眾反映比較強烈,一定要引起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要層層落實好責任製,各級主管部門守土有責,要看好自家的門,管好自家的人。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文化市場中存在的各種違規違法現象。隻有文化市場治理好了,群眾文化的健康有序發展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