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武裝初見高潮
我們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五大精神作為貫穿全年工作的一條主線,把學習、宣傳、研究鄧小平理論作為貫穿全年的首要任務,並注意把鄧小平理論和十五大精神的學習結合起來,使理論學習新高潮正在形成。
十五大精神的學習重點向12個專題深入,配合專題學習,省裏舉辦了地廳級領導幹部學習班、縣以上黨委中心組學習秘書和大中型企業理論骨幹培訓班,《湖南日報》發表了一係列專論,各地聯係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廣泛深入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習,廣大幹部群眾在調整和完善所有製結構、探索公有製多種實現形式的問題上,在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省情,形成“發展是硬道理”的共識和合力上,在解決資本營運,資產重組過程中地方、部門利益至上的問題上,在解決“抓大放小”和對非公有製經濟的認識以及促進非公有製經濟進一步發展上,都有了新的認識。
為進一步促進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去年我省重點抓了4件比較有影響的事:一是10月召開全省學習鄧小平理論工作會議,對理論武裝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二是11月省委舉辦地市縣委書記理論研討班,以整風精神學習鄧小平理論;三是組織“偉大旗幟輝映三湘”為主題的湖南省鄧小平理論教育巡禮係列采訪報道活動,共推出各類典型34個;四是出版宣傳鄧小平理論的《走向21世紀論叢》(21卷本),為理論學習的普及和深入提供了係統的教材。同時,我們深入實施了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主要內容的先導工程,完善了縣以上中心組理論學習和督查製度,開展了學習鄧小平理論“四進四入”活動,攝製、播放了《先導》(12集)、《精神之火,代代相傳》等一批理論電視專題片,編印了《鄧小平理論100題簡答》等普及讀物,舉行了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周年、“真理標準討論”20周年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征文及理論研討活動。社科規劃工作進一步加強,全省有12項課題獲199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19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通過鑒定、驗收和結項,課題研究取得了一批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較大社會影響的成果。同時,召開了全省社科管理工作會議,製定和實施了1998~1999年省社會科學規劃,組織了第二屆優秀社科學術著作出版資助評審工作。在理論武裝工作中,社科理論部門工作積極主動,成效顯著。
(二)新聞輿論比較主動
一年來,新聞宣傳部門注意加強宏觀管理,把握正確導向,提高引導水平,新聞輿論工作業績驕人,出現了比較主動的局麵。這種主動體現在既能策劃好常規工作的報道,又能把握好突發事件和中心任務的宣傳;既善於綜合運用本級媒體,又善於密切聯係上級傳媒;既有振奮的精神狀態,又有實在的工作成績。我省的抗洪救災宣傳報道,在中宣部統一指揮和中央新聞單位大力支持下,準備充分,組織嚴密,持續時間長,宣傳力度大,報道質量高,社會反響好,為奪取抗洪鬥爭的勝利發揮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特別是新聞工作者在抗洪搶險和宣傳報道中經受了鍛煉和考驗,湧現了一批以羅典蘇、陳可鑒、閻力軍等為代表的先進典型,贏得了“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有新聞兵”的讚譽,樹立了宣傳部門和宣傳幹部的良好形象。嶽陽、常德、益陽、長沙等地的新聞宣傳部門,全力以赴投入抗洪宣傳報道,為凝聚人心,鼓舞鬥誌,奪取抗洪鬥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經濟宣傳方麵,我們突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宣傳和確保全省經濟增長目標的宣傳兩個重點,開展了“國企改革巡禮”、“農業產業化之路”、“新疆天山行”、“素質教育在湖南”、“老區三湘行”、“三湘環保世紀行”等六大宣傳活動。同時,還推出了省路橋總公司、九芝堂集團等一批國企改革的典型,組織了實施再就業工程、住房製度改革、糧食流通體製改革、中西部地區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和’98全國糖酒交易會的宣傳。抗洪鬥爭勝利後,我們積極配合災後重建工作,重點加強了災後經濟形勢和大興水利建設的宣傳。十五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我們又集中組織了全會精神的宣傳報道,加大了完善家庭承包經營製、農業產業化經營、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麵的宣傳力度。1998年我省與中央新聞單位的聯係進一步加強,中央主要傳媒關於湖南的報道明顯增加。新華社湖南分社發稿就達2600多篇,其中上《人民日報》157篇;全年我省上中央電視台稿件704條,其中上新聞聯播208條。
在典型宣傳方麵,我們按照一要堅持,二要改進的要求,全年集中推出了“扶貧司令”彭楚政、“全國十大傑出工人”艾愛國、“抗洪功臣”羅典蘇、“抗洪英雄”高建成、“組織部長的好榜樣”郭樹人、優秀教師譚迪熬和永州市徐家井派出所、長京1/2次列車等一批先進典型,組織了“走英模之路”讀書活動,還總結推介了耒陽市基層黨組織開展“三富”活動和長沙“五一文”建設企業文化的典型經驗。
在推進新聞輿論工作的過程中,我省廣播電視出現了宣傳工作與事業建設齊頭並進的新氣象。由湖南經視台引發的省直各台的相互競爭有序展開,周末戰略的實施獲得成功,電廣實業異軍突起,電視熒屏精彩紛呈。《快樂大本營》、《鄉村發現》、《玫瑰之約》等一批名牌欄目和一批知名節目主持人脫穎而出,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這種被國內廣播電視界稱為“湖南現象”的可喜進步,帶動了全省廣播電視宣傳水平的明顯提高,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三)思想教育有所加強
根據1998年大事難事多、紀念活動多的特點,我們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幹部群眾的形勢政策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組織了3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一是以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為契機,深入開展了“改革開放20年的實踐與經驗”宣傳教育活動。省委專門發文對這一活動進行了部署,省委宣傳部製定了具體落實方案。整個宣傳教育活動以“展示輝煌成就,總結成功經驗,深化改革之路”為主題,把新聞宣傳、專題教育和群眾性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了強大的聲勢。各新聞單位都推出了一批專題、專欄,集中宣傳改革開放20年來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各級黨政機關、廣大企業、農村、大中專學校和城鎮街道都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宣傳教育活動。為促進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我部印發了《改革開放20年宣傳教育提綱》,組織了兩場專題形勢報告會,省裏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舉辦了“輝煌的20年”大型展覽和“改革頌”大型文藝晚會。這些紀念活動,謳歌了改革開放,振奮了民族精神,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影響。二是以紀念劉少奇、彭德懷、田漢誕辰100周年為契機,深入開展了“繼承革命傳統,弘揚‘三愛’(愛祖國、愛湖南、愛家鄉)精神”的宣傳教育活動。對3個紀念活動,我們都分別組織了大規模的紀念大會、文藝演出和紀念設施建設,開展了各類理論研討、群眾性紀念活動以及出版圖書、舉辦展覽等活動。這三個紀念活動,以及平江起義70周年、湘南起義70周年、黃公略誕辰100周年、柳直荀誕辰100周年、譚嗣同殉難100周年等紀念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廣大幹部群眾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也激發了人們作為偉人故鄉人的自豪感和建設好偉人故鄉的使命感。長沙、湘潭、嶽陽、郴州等地在組織這些紀念活動時,既抓宏觀導向,又重具體指導,做到精心規劃、精心實施,保證了紀念活動的水平和思想教育的效果。三是以弘揚抗洪精神為契機,深入開展了“六大講”宣傳教育活動。配合這一教育,全省組織抗洪英模報告團進行了巡回報告,舉辦了“情係三湘”賑災晚會和’98湖南抗洪搶險攝影作品展,製作了《洞庭作證》電視專題片,出版了《氣吞山河——’98中國大抗洪》等圖書。這些活動,使人們的心靈受到震撼,促進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化。
(四)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1998年我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堅持以活動為載體,以管理促規範,以典型來推動,以評獎來激勵,形成了新的熱潮。首先,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取得新突破。6月初省文明委召開講文明樹新風工作會議,重點推廣了永州市領導機關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的經驗。邵陽、常德、株洲、懷化等地的各級領導機關在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中既抓硬件又抓軟件,機關麵貌和幹部職工的精神狀態有較大改觀,推動了整個活動向基層的延伸和向全社會的輻射。其次,“四大創建”活動取得新進展。文明小區建設逐步推開,正在成為推動文明城市建設的龍頭;文明示範窗口建設更加規範,通過采取跟蹤報道等措施促進了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農村“四創一爭”活動和軍(警)民共建活動廣泛開展,實效性不斷增強。各地的創建活動也各有特色,成效明顯。衡陽市把文明小區建設作為創建工作的重頭戲來抓,堅持合理化布局、多功能設計、高標準建設、全方位管理,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張家界市圍繞創一流旅遊城市的目標,開展了行業優質服務活動,旅遊環境進一步改善。南縣廠窖鎮、衡南縣三塘鎮、長沙市五一路、衡陽市中山南路、三湘都市報等一批文明示範點的建設不斷規範和深入,對推動全社會的創建活動產生了積極作用。在廣泛開展創建活動的基礎上,全省認真開展了評選200個文明單位、10個文明標兵單位、10個文明縣(市、區)、3個文明係統的“2113”評選活動,以及文明街道示範點、文明小區示範點、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的評選活動,並將在這次會上進行表彰。此外,企業思想道德教育、“百城萬店無假貨”、“五下鄉”和“文化扶貧”等活動也不斷深入,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五)精品工程來勢較好
這一年,我們繼續精心組織以“五個一工程”為重點的精品生產,堅持把實施“五個一工程”與組織迎接建國50周年獻禮作品的創作生產結合起來,精品生產成效顯著,來勢喜人。全年先後多次召開重點圖書座談會、重點文藝作品谘詢會、重點理論文章選題論證會,規劃了近兩年的重點作品,確定《國歌》、《故園秋色》、《那人那山那狗》等3部電影,《黃克誠》、《雍正王朝》、《屈原》、《陶鑄》、《扶貧司令》、《相思年代》、《蒼山如海》、《蜜裏逃生》等8部電視劇(片),《走廊窄,走廊寬》、《紮花女》、《市長夫人》、《馬陵道》等6台戲劇歌舞,《與共和國同齡》等兩部廣播作品,《九歌》、《長河落日》等9部長篇小說為創作重點。從已經推出的重點作品來看,質量水平都還不錯。
在組織精神產品生產中,新聞出版部門認真實施圖書出版精品名牌戰略和精品群工程,精品生產再創佳績。在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評選中,我省有四種圖書獲獎,名列全國第二。全年先後出版了一批有良好社會效益、有較高文化藝術和學術價值的圖書。精品迭出的湘版圖書備受市場青睞,在全國第九屆書市上,我省成交碼洋在全國排名第二,保持了出版大省的地位,使湘版圖書在全國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