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2章 重得信任(1 / 2)

因為縣委副書記王躍飛有批示,因此這篇調研報告沒有直接編入《寧威調研》刊發,而是將調查報告先單獨呈報王躍飛聽候指示。

在王躍飛還沒做出明確指示前,不知怎麼地,縣公交公司知道了縣委政研室向縣委領導提出了要將城市新區的公交線路拿出來公開拍賣的建議,有關負責人找到了縣委辦和縣委政研室說縣委政研室的調查的情況與實際不相符合,而報告建議也不利於寧威城市公交事業的發展,公交公司並通過縣建設局領導直接找到了縣委副書記王躍飛那裏。但王躍飛對縣委政研室的報告及建議明確表示讚成或者反對。

作為主筆人路見平對城市公交公司反咬一口的行為也有些不快,作為調查研究報告,自己自認為是相對客觀公正的,而且現在隻是供領導參考,現在也不代表縣委的決定,公交公司和縣建設局就急急忙忙跳出來指責。

作為《寧威調研》的編輯,這篇已受爭議的調研報告,發,還是不發?王躍飛書記那裏也沒有明確指示了。他請示李月雲,李月雲道:“發吧,反正我們的《寧威調研》不代表決策,隻是供大家參考,也不強求別人讚同。”

丙然當《寧威調研》專刊發出這篇《關於寧威城市公交建設與管理的調查與思考》調研報告後,縣建設局和公交公司更加著急了,到分管城市建設的縣委副書記王躍飛那裏彙報工作的次數更加密集了。其實城市公交公司雖然改製,但是卻縣建設局之間的利益千絲萬縷,而且雖然縣公交公司口裏喊連連虧本,但實際上城市公交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容不得他人來

最後,事情也不了了之,不過,縣公交公司的服務質量明顯得到了提高,一些人氣不旺的新區也逐漸開設了新公交線路。群眾的怨氣逐漸得到了化解。不過因為這件事,路見平得到了極大的煆煉,李月雲也覺得路見平不但有文字功底,也有一些獨立的見解和思考,因此更加看重路見平了。

經過一段時間磨曆路見平對縣委政策研究和調查研究更加熟悉了,工作起來也得心應手,特別是後來縣委副書記王躍飛交給縣委政研室寫一篇關於寧威農業產業化的調查研究報告,也由路見平主筆。由於原分管農業的縣委副書記孫勇強回到了市級部門任職,王躍飛現在縣委領導中地位日漸上升,除分管工業、城市建設,還分管農業、計劃生育等,直管縣委辦。

寧威曆來重工業、輕農業。工業發展訊速、農業發展滯後。王躍飛他分管工業和農業後,決定堅持工業強縣的同時,也要將農業的短腿補上,農業的出處在於農業產業化,而寧威農業產業化也有一定基礎,但由於大家思想上還未重視和統一,加上受國際國內市場的影響,寧威的農產品出口和農產品產業化發展進入一個低穀,就竟怎樣認識寧威的農業產業化、目前問題的根源在哪裏、困難有哪些,如何創造機遇發展上台階這些課題需要深入研究。因此他把這個研究的課題交給了縣委政研室,因為頭次的城市公交管理課題交給縣委政研室,效果也很明顯的,至少讓縣建設局和縣公交公司夾緊了尾巴。

路見平在收集資料和下筆前,站在全縣和縣委副書記王躍飛的角度充分分析全縣的農業產業化的現狀、目前的優勢與困難,以及解決問題的建議措施。更重要的是,路見平隱隱摸到了王書記想要通過這篇文章為全縣的農業產業化加油鼓氣,因此這篇調研報告與以往調研報告平鋪直述行文簡潔樸實的文風略有不同,在文中用了一些能夠“提氣鼓勁”的語言,比如在正式標題下加了一個附標題“挺過風雨,就是一片豔陽天。”按理這有些不合調查研究報告的文風,但卻得到李月雲的肯定支持,結果還真得到王躍飛書記的口頭表揚。

連續兩篇有分量的調研報告奠定的路見平在縣委政研室的地位——縣委政研室第一主力。蘇彬反而排在了其次,不過,蘇彬早就不想寫材料了,他也不願意當寫材料的主力,誰願意一天到晚磨腦袋寫材料啊,而且在不久的將業,他是要交流出去的任領導的。

餅後沒多入,省委組織部從省農業廳選派了一名處長到寧威掛職任縣委副書記,省上下派幹部一般來說在原單位都是副處級,下派後回去有了資曆好升正處級,可這次下派的卻是一名姓古的處長,更奇怪的是這名古處長下派寧威縣後,並沒有免去省農業廳處長的職務,所以在寧威縣看來,這名處長多半是來渡渡金,好回去找機會升副廳級的。因此縣委議定由他協助王躍飛分管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