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後記(1 / 1)

在短暫的生命裏創造奇跡,是我們活著的基本要求。有了這種要求,不但可以讓生命有意義,更可以讓人生具有價值。價值觀的真理,不是空想出來的,是需要在人生裏經過奮鬥和實踐才能得到的。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就已經接受了生存的挑戰。在時間裏不斷改變自己,或許成功,或許失敗,或許在活著的時間裏創造了奇跡,或許肉體毀滅後,生命依然延續著。

現實生活會讓人無所適從,殘酷的競爭造成了矛盾和壓力。每個人都想掙脫無形的枷鎖,但都很難逃脫。那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從內心中認識自己,隻是想從外麵尋找解脫,一直不能找到解脫的方法。所以隻有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更好地去剖析自我心理,認識內在的思想體係,最後才能了解自己,掙脫枷鎖。

提高了自我意識,就能提升自我人生價值,給予自我生命力量,完成自我的人生任務,創造自我的生命奇跡。不要一心想占有物質,一定要想著開放自我的思維,在無限的思想領域裏找到真正的自我。讀書是找尋人生觀、價值觀與生命觀的方式。但是一定得是好書。沒有生命價值的書,猶如一味毒藥,隻會讓人中毒身亡。而一部好的書則會使人走向成功,在實現了生命價值的同時更無限期地延長自己的生命。讀到好的書,如飲甘露,如喝瓊漿,如浸在智慧的海洋裏,一生陶醉。

人生不是做夢,但恰似在夢中一樣,有著幻想,也有著欲望。可能在這些之中,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煩惱和失望。想擺脫這些,就必須會欣賞自己,那麼慢慢地我們會自然地認識了自己。

作為一個人,最痛苦的也是最悲哀的,是無法走出自己那片方寸心田,一直讓自己的思想束縛著自己的靈魂。就像是把自己綁在十字架上,不願意從上麵下來,還要借著上帝的名義給自己壯膽。直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悲慘地死去。快死的時候,還假惺惺地說愛著別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把自己綁在十字架上,欺騙著自己,還能愛別人嗎?

往往是一些占有的欲望,讓我們迷失了心性,人為地製造了一些不平等。所以想求得清淨,必須做到“求和而不求同,和則兩利,同則兩傷”。有了和,就能在不同的思想和觀點上求得發展。而求同,隻會加速一個事物的滅亡。

生活就像萬花筒,五彩繽紛,絢麗壯觀。可有時候,生活就像布滿了烏雲的天空,眼前一片黑暗,生活也一片茫然。這些現象都是我們心裏生出的東西、產生的一些恐懼。假如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好或者不好,都能放得下,把它看作生命的一次考驗,也就不會受到它的任何影響了。

所以活著就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隻有自我改變才能解脫。一切外在的,隻能折磨我們的肉體,卻無法控製我們的思想。一定不要讓自己的思想受到外因影響,這樣我們才能戰勝一切。所有失敗者,都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自己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親愛的讀者,當你看完這本書的時候,如果你改變了原來的心態與思想,你就是一個成功者。我在這裏感謝你,默默為你祝福。因為你的成功是對我的絕佳鞭策。

仁空法師

2012年四月清明之日

於杭州西子湖畔歸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