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塢國與兩國之間的恩怨說來話長。其中曲折花士良也有不甚明了的,何況幾乎不出門的花色?花士良知道,先皇在世時便時常說拓塢國不可棄之不理。如今的皇帝也是將這句話作為圭臬奉行,隻是郭寧其人年輕氣盛做事也急躁。生生將大好的機會拱手送與他人。
三年前郭寧召了不少心腹議事,以時機成熟為由要將拓塢國納為邳國領土。花士良持反對意見上表,被駁回。那時花士良還兼顧戰事,文臣與武將在軍營也鬥得厲害,幾乎心力交瘁,就是防著也沒防住。
郭寧弱冠禮時請拓塢國主為上賓,指定國主為貴賓為自己行禮。加冠時郭寧佯裝被刺倒地不起。而後就是禦林軍及時出現將拓塢國國主抓了起來。直至第三日郭寧“醒來”才提出要審訊拓塢國主,隻是那時國主已經身亡……
郭寧便以這個為借口將對戰寧國的部分兵卒撥到攻占拓塢國的戰事中。隻是拓塢易守難攻,而且不知怎麼與寧國有了來往,這場戰役又變成了寧國與邳國兩國大戰。
花士良一直都被蒙在鼓中,不僅花士良,就是不少持反對意見的世家也被排除在外。等知道這則消息後已是覆水難收。花士良氣急,親自趕回金豐,將郭寧斥責一番,還撤了他身邊不少的“能將”,引得郭寧幾次三番對自己動了殺心。
花士良也是補救過的,隻是郭寧這人實在比不上先皇。竟在那時提出讓拓塢國主的尚年幼的女兒舞陽公主嫁與邳國賠禮,賠禮二字豈是輕易能說的?拓塢國本就在爆發邊緣,此話一出讓拓塢與邳國徹底決裂。
拓塢國皇室中人對拓塢國主的敬重是肯定的,沒有選舉國主不說,也一直任由舞陽公主逃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瀾了一把。而後將與邳國的合作關係轉嫁了一些與寧國,成了真正的中立國。
隻是長久下去不是辦法。拓塢皇室中的人大多是意氣用事,也有一些是想趁機占些便宜的,這些都可以忽略不提。真正為國家考慮的怕就是舞陽公主的義父——央金。
拓塢國不能固步自封,要想有長遠的發展,必須將通往外界的橋梁建立起來。況且如今不表態,日後等邳國與寧國其中一國戰勝,肯定也是要與拓塢算上一筆的。所以央金就有了和親的想法。
到底與哪國為伍也是一道難題。兩國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央金的想法是傾向於邳國的,畢竟在外貿、民俗習慣上一直都是相通的,隻是這一想法得了大多國民的反對。所以央金便放出和親的消息,等願者上鉤。
願,肯定兩國都是願意的,隻是要看誰給的利益大些,誰能更好的幫助拓塢國長久的生存下去……至於舞陽公主的意願……隻能說生在帝王家,這是她的責任!
花士良一向穩重,也不願意在親人麵前說些沉重的話題。及時打住話問花色道:“你以後可有打算?”
花色不明白他問的打算是哪方麵,一時有些接不上話。
花士良斟酌著語氣道:“你的戶籍我可以幫你消掉,重新辦就是。你……總是要成家的。”
花色沒想到花士良會與自己說這個,一時有些臊意,這麼說哥哥是知道自己的境遇?花色有些膽怯,生怕他會指著自己腦袋罵自己糊塗。隻是等了半天也沒見動靜,小心翼翼地抬頭看向哥哥,眼前人眼裏的複雜叫花色看了個明確。沒有惱怒、沒有嗔怪,有的盡的憐惜。花色覺得本來已經幹涸的心此時漸漸有了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