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城市柳河市地處華國西南,屬於三、四線小城市之列,人口不過兩三百萬,也不是交通樞紐和旅遊城市,總之除了有些工業企業還能在龍西省及全國有點小名氣,其餘的都不算啥。
柳河市有5個縣,柳滿縣處於中遊,縣城不大不小,三縱三橫六條商業大街勉強還拿得出手,其他的都是一些小街道。就在這些不起眼的小街上,在街兩邊成排的私宅中,有一棟民房底層是一間40平米的小門麵,上麵兩層住著一大家子人。門麵的招牌中間,畫著一個紅色的十字,十字上麵打著“莊氏醫館”四個字。招牌明顯是用了好多年了,上麵紅字的顏色都變淡了。
這家莊氏醫館,是縣城裏麵幾十年的老字號了。據說從民國時期,莊氏的先祖就在縣城裏開醫館,給人看病為生了。莊氏一脈也一直人丁不旺,每代不過一兩人,最多的一輩也不過三個人,這在當年提倡多生多育,每家都至少有五六個孩子的時期,也算是非常少見了。
所以在當地,莊氏一族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十多口人。幾十年來,從醫仍然是莊氏一族用以謀生的重要手段,所以如今莊氏一族仍然有七八個人以給人看病為生。不過大多數都是鄉村醫生,成就最高的就是如今還住在老宅的莊老先生莊俞安了。
莊老今年七十有六,早在八年前就己經不再出來坐館了,隻有偶爾心情好的時候,出來給老朋友看看病,平常就在3樓頂上露台處曬曬太陽,每天早晚在縣城裏遛遛彎子,頤養天年。
還在樓下給人看病的,是他的二兒子莊國民。莊國民從小由莊老手把手的教導,一身醫術早已得其精髓,四十歲後醫術更是青出於藍,在縣城裏有“小針神”的美譽,一手針灸之術爐火純青,緩解了縣城裏很多老病號的痛苦,使得柳滿縣城的莊氏醫館在柳河市西北麵一帶小有名氣。就是莊國民大哥莊國勝開在鄰縣的莊氏醫館以及當地其它族人的莊氏醫館都有受益,儼然成為了莊氏一族當代的領軍人物。
莊國民性子沉穩,養氣的功夫一流,行走間頗有大家風範。膝下有一子一女,兒子莊海泉年方十歲,但從四歲起就開始接受父親的教導,現今雖然年幼但是簡單的針灸之術卻是早己經熟練,並且經常在自家醫館給父親打下手。
每天放學回來,小海泉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先從認穴位開始學習。幾年時間下來,認穴位、下針、起針、艾灸、診脈等都來得有模有樣,中規中距。醫館裏的病人由於都是街坊鄰居,從小看著小海泉長大,所以也都很樂意給小海泉練手,而小海泉也從小就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每天,小海泉和父親忙到下午四五點後,病人就逐漸的少了。晚飯前,小海泉先把學校的功課完成好,飯後兩小時左右,小海泉的另一種功課又要開始了。先是泡45分鍾的藥浴,這個從小海泉兄妹兩歲左右就開始了。藥浴用的草藥都是莊氏祖上傳下來的藥方,莊氏族人從兩歲左右開始,均要泡藥浴,直至十二歲才停止,據說是可以強身健體。泡完藥浴以後,小海泉上到樓上,進入樓頂莊家專門修建的一間練功房裏開始打坐行功。莊氏祖上傳下來一套行功運氣的法門,稱為“五行功法”。每個莊氏一族的小孩,從6歲開始習練“五行功”。假如能夠在兩年以內練出了氣感的,此後均可以繼續習練。而練不出氣感的,則須停止習練了。據說此套功法,是莊氏一族的根本,祖上傳下來的醫術很多都要依靠這套功法才能運用。但這套功法非常難練,據莊氏一族族譜記載能夠練出氣感的族人屈指可數,在當代族人中能夠練出氣感的,也僅是莊國民一人而已。因此,莊國民的針灸之術才會如此的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