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信息的分類與現代信息資源分布特點
1.信息
信息無時無處不在,但信息本身卻看不見也摸不到,我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隻是信息的物質載體。信息與人類發展曆史須臾不離,從結繩記事到人上月球,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人們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利用信息。現在,人們即使每天足不出戶,也能從電視、收音機、圖書、報紙、期刊、電話、電腦等各種媒體上接收大量的信息,保持與外界的聯係。信息時代的到來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
那麼信息到底是什麼呢?信息對應的英文是information,來源於拉丁語,也被譯為“情報”和“資訊”。信息一詞,古已有之,但作為一個科學術語被提出和使用,可追溯到1928年R.VHartly在《信息傳輸》中的描述,他認為,“信息是指有新內容、新知識的消息”。維納教授(Norbert Wiener)在其專著《控製論》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而申農(C.E.Shannon)博士也在《通信的數學理論》中給出信息的數學定義,認為“信息是用以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信息”是一個內容豐富、運用普遍、含義又相當模糊的概念,且大家公認它是在整個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東西,迄今為止,信息的定義尚無統一的定論。
下麵列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關於信息的定義,供參考:
①信息是談論的事情、新聞和知識。——《牛津字典》
②信息是用來通訊的事實,在觀察中得到的數據、新聞和知識。——《韋伯斯特字典》
③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信息論的創始人申農
④許多事物都可以是信息,如文本、圖片、錄音磁帶、博物館陳列品、自然物體、實驗、事件等。——美國學者巴克蘭德
⑤信息(information)是所有事物的存在方式和運動狀態的反應,我們通常能夠通過聲音、語言、體態、符號、文字、信號、數據、圖形、視頻等載體形式和傳播渠道感覺到這種反應。——《信息檢索導論》葉繼元
⑥信息是物質存在的一種方式、形態和運動狀態,也是事物的一種普遍屬性,一般指數據、消息中所包含的意義,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減少。——國家標準《情報與文獻工作詞彙基本術語》(GB4894-85)
可見,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信息作出的定義是不同的,盡管這些定義說法各異,但對理解信息的概念均有參考價值。
2.信息的分類
信息有許多種分類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信息進行劃分,可分成不同的類型。例如,從信息性質分,可有語法信息、語義信息和語用信息;從信息的產生和作用機製分,可有自然信息和社會信息;從信息的應用部門分,可有工業信息、農業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經濟信息等;從信息的記錄符號分,可有語音信息、圖像信息、文字信息和數據信息等。其中按信息所存在的形式,信息又可分為口頭信息、實物信息和文獻信息。口頭信息存在於人腦的記憶中,如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交談、討論、演講等,它沒有被記錄下來,僅靠口口相傳。其特點是傳遞迅速、互動性強,但稍縱即逝、久傳易出差異。實物信息存在於實物載體中,如產品樣本、模型、雕塑等,通過觀察來傳播。其特點是直觀性強、感覺實在、信息量大,但需要通過知識、智慧、經驗和工具來挖掘隱含的信息。文獻信息存在於文獻中,如圖書、連續出版物(期刊、報紙等)、小冊子及學位論文、專利、標準、會議錄、政府出版物等,通過閱讀、複製等方式來傳播。當然,文獻信息不僅局限於文字,而是包括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方式記錄在各種載體上的知識和信息資源。這類信息經過加工、整理,較為係統、準確、可靠,便於保存與利用,但也存在信息相對滯後、部分信息尚待證實的情況。從整體上說,這類信息是當前數量最大、利用率最高的信息資源,也是我們平常所指的信息檢索對象。因此,本書在討論信息檢索活動時涉及的“信息”往往特指文獻信息,基於文獻是信息的重要載體,第二章“信息檢索基礎知識”將對文獻進行詳細介紹。
3.現代信息資源分布特點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全球範圍內信息資源共享已成為現實,實體圖書館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資源中心。目前信息資源主要分布在兩個地方:一是圖書館,包括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等信息中心的紙質文獻和數字資源;二是網絡,即網絡裏龐大的信息資源。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館藏結構也由傳統的現實館藏逐漸轉為與虛擬館藏相結合的現代圖書館館藏結構。其中,現實館藏指傳統文獻資源、磁帶、磁盤、光盤等圖書館可以實實在在擁有的信息資源;而虛擬館藏是借助計算機係統、通信網絡等免費或付費得來的資源,如中國知網、萬方、維普、DIALOG、DII等網絡或聯機數據庫等提供的數字資源。現代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①資源涵蓋範圍廣,即不僅擁有傳統文獻資源,包括紙質型、縮微型、視聽型的信息資源,而且還包括電子出版物(如磁帶和光盤等)和數字資源(如聯機/網絡期刊、電子圖書、電子報紙等);②多類資源相互補充、各具特色,即傳統印刷型文獻可長期保存、符合讀者閱讀習慣,而數字資源信息量大、共享性強且可快速檢索,它們都在圖書館信息資源體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