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甘肅省企業集團及其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3)(1 / 3)

市場行為不規範。企業集團運行在一個尚不十分健全的市場環境中,行政指令還時常幹擾市場。企業集團一方麵表現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主體的行為特征,另一方麵又表現出憑借行政力量參與市場競爭的衝動。因而在企業集團的市場行為中,表現出一些不規範的特征,使企業集團內部發展動力不足。在調查的企業集團中,有63.3%的企業認為國有資產管理體製改革滯後,有16.7%的企業認為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不健全,14%的企業認為當前國家行政對企業影響很大,16.7%的企業認為上級行政部門幹預是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因素之一。

科技投入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公司技術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公司在市場上競爭能力的高低。與發達省份相比,甘肅企業集團遠未成為技術開發的主體,技術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低下,已成為製約企業集團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據對30家企業集團調查,雖然企業集團投入的研究開發費用在逐年增長,但所占比重偏低,與國內大企業集團相比,仍處於較低的水平。2006年企業集團研究開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0.42%。國際企業界普遍認為,研究開發經費占銷售額的5%以上,企業才有競爭力;占2%僅夠維持;不足1%的企業則難以生存。顯然,甘肅企業集團研究開發費用的投入仍處於較低的水平,技術創新水平低,產品科技含量低,嚴重影響企業的後續競爭力。

甘肅省企業集團與全國及西北各省企業集團相比較,差距明顯。甘肅省企業集團在經濟發展方麵與全國及其他省份相比處於一個比較落後的地位。甘肅企業集團的平均資產總計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27%;平均營業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2.03%;企業平均利潤總額是全國利潤總額平均水平的28.49%,這三項指標均位居西北五省的第三位。企業平均研究開發費用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87%。

我省企業集團無論從數量到總量與全國及西部省份相比,位次落後,差距較大。與自己同比是上升發展的,與外省的企業集團相比,發展緩慢。

(四)甘肅省中小型企業的基本現狀

1.甘肅省中小型企業的基本情況

從甘肅省中小企業局、甘肅省鄉鎮企業局統計的情況以及來自其他方麵的調查結果表明:截止目前,近年來,全省中小型企業、鄉鎮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迅速,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0%以上,在繁榮經濟、增加稅收、促進就業、推動創新、擴大出口,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建設新農村,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的作用,已經成為推動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省級財政尤其是市、縣財政的重要來源,是新增就業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主渠道。

截止目前,甘肅省中小型企業發展到8.95萬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9%以上;2007年完成增加值862億元,占全省GDP的1/3;上繳稅金77.6億元,占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41%;從業人員167萬人,淨增7成萬人;規模以上中小型工業企業達到1808戶,占全省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98.21%,完成增加值、資產和從業人員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44%、41%和57%。2007年底,全省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中小工業企業達到176戶,過2億元的企業達77戶,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11戶。已成為我省“四抓三支撐”和“工業強省”戰略的重要支撐。全省鄉鎮企業達3.8萬戶,2007年完成增加值303億元,上繳稅金22.7億元,從業人員110萬人,全省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的工資性收入達到380元。全省非公經濟組織55萬家,2007年完成增加值936億元,上繳稅金69.5億元,從業人員252萬人,淨增26萬人。中小型企業、鄉鎮企業和非公經濟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在繁榮經濟、增加稅收、擴大就業、建設新農村、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甘肅省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我省中小型企業,從性質上講主要是鄉鎮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成份居多,在發展進程中存在著一係列問題與困難。政策環境不寬鬆,政策落實不到位;法律環境不寬鬆,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進程中在諸多方麵受不到法律的保障;人文環境不寬鬆,人事關係網往往影響中小型企業的健康發展;財政投入嚴重不足,融資難、貸款難、發展資金匱乏的問題突出;服務體係建設滯後;企業自身規模小,總量少,市場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的能力弱,宏觀經濟中運行存在的不利因素,轉嫁給中小型企業負擔的問題,呈現出上升趨勢。近年來,由於能源與原材料價格上漲,物價水平居高不下,貨幣政策從緊,環境保護製度與法規從嚴,節能降耗措施進一步落實,這些在短時間內都給我省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帶來許多困難;我省中小型企業普遍缺乏高素質的管理型人才、創新型人才、複合型人才,我省中小型企業製度缺失問題嚴重;我省中小型企業不論在數量方麵還是質量方麵,與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我省中小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止今還比較低下,管理粗放的問題在短時間內不能解決;與此同時,我省中小型企業生產率低下,產業結構和產品趨同化嚴重;我省中小型企業品牌少,高附加值產品少,核心競爭力弱,投入嚴重不足,發展後勁不足等等。